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常红)近日,黄金周调整方案的报道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假日制度如何改最科学,黄金周休假制度还能走多远,成为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做客人民网·代表委员议事厅谈假日制度的改革。
蔡继明指出,从1999年推行黄金周制度到现在,20个黄金周已经过去。毫无疑问,黄金周的设置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功不可没。但其弊端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蔡继明指出黄金周暴露的弊端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13亿人集中在一周、两周的时间来度假,会造成我们的旅游业“井喷”式的现象,服务质量会大幅度的下降。任何一个旅游部门、旅游企业,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完全保质保量的满足这样一个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需求。服务质量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弊端。与此同时,在黄金周期间,价格又大幅度的提高,因为人多了,人多价格就会往上抬,企业宰客现象也就会频繁发生。所以我们看到,每次黄金周之后,有关媒体做的民意测验,对黄金周不满意的比重较高。比如说今年“十一”之后,《中国青年报》所作的测验,大概64%的人对于黄金周不满意。
第二,黄金周期间,对我们的旅游景点的严重破坏。因为旅游景点平时有游客去参观,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破坏。但是,不像黄金周期间集中的破坏。这种集中破坏造成的是我们很多旅游景点接待的游客人数远远超过它的最佳容量,甚至是最大容量。今年5月份的时候,据说故宫从5月1号至6号,连续超出最高容量,有时一天要超出3倍到4倍。这样,会对我们的旅游景点造成难以挽回、难以弥补的损失。
在旅游景点的破坏,还包括,为了迎接这些游客,要人为建很多宾馆、道路、停车场、商店,这样又会把我们一些自然景观破坏,有些自然形成的景观要保持大量的绿地,可是为了让游客从这里通行,避免一些危险,要把道路加宽,绿地就又受到了损害,自然景观又被破坏,还有的地方又建立了索道等等。
第三,黄金周对我们的旅游企业来讲,其实也不正常。任何一个旅游企业要想满足黄金周期间的“井喷式”的需求,就必须扩大生产能力。可是黄金周一过,游客骤然减少,这些生产能力平时就会出现严重的过剩。所以从全年算来,其实并不合算。这种大起大落,造成对旅游业的冲击,实际上负面影响会大于正面的影响。
第四,黄金周期间,把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国际的交往给打乱。5月和10月就是所谓的“黄金月”,国外有很多游客,有很多商业界人士、政府官员会和我们进行往来,还包括一些会展。我们实行黄金周,虽然旅游业有一些收入的增加,但是,其他的行业都停止了。像我们的股票、期货、外汇、进出口贸易等,还有刚刚说到的会展业都终止了,这些活动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旅游业带来的收益。
蔡继明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改革我国假日制度的一个提案,针对我们目前设置的两个黄金周长假期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来一个改革的设想。在保持我们国家法定节假日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把黄金周取消、拆散,也就是把“五一”和“十一”这两个黄金周取消之后,节省出四个法定假日,这四个法定假日分别分配给清明、中秋、端午和重阳四个传统节日,把这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变成法定的假日。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议再增加除夕这一天作为国家的法定假日。这样,全国一年365天就有115个法定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