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第三次记者招待会网上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16:55]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任务,齐心协力,奋力开拓,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16:54]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鼓舞人心的、举世瞩目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努力,开拓创新的结果。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又积累了许多新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6:54]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2003—2006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约24%。在生物技术、航天科技、新材料、信息技术、能源等重点和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取得新成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2002年的91.2%上升到2006年的96%,初中毛入学率从90%提高到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蓬勃发展。 [16:54]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03—2006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近1000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年均增长68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年年均分别实际增长6.2%和9.2%,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3.3%和14.2%,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的态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2006年比2002年分别下降3.2个和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4.2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4平方米以上,汽车、电脑和电话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大幅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30个省份全面推开。 [16:54]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9.8%,占全球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7%上升到2006年的7.2%,在世界的排名也由第5位升至第3位。今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由2002年的48.2%提高到2006年的56.7%,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20.8%提高到29%;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出口退税和关税、修订加工贸易目录等措施,初步抑制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过猛的势头。同时,积极扩大能源、重要矿产品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初级产品进口占全部进口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6.7%提高到2006年的23.6%。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2006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439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今年1—8月,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近420亿美元。注重把利用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投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从单纯的装配制造向研发领域延伸,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已超过750家。境外投资合作取得可喜成绩,四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超过380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60%。 [16:53]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成效明显,电力、邮政、铁路、电信、民航等垄断行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商品和服务价格绝大多数由市场决定的格局进一步巩固,政府价格决策和管理行为更加规范,油、气、水、电、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措施。 [16:53]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2003年以来,累计总投资5100多亿元,新开工重点工程46项;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52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637万公顷;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基地和名优品牌、企业集团,教育、文化、卫生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迈出坚实步伐,国家已投入1835亿元,安排了560个调整改造项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有序展开,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积极推进。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开局良好,经济快速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地位日益突出,能源原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16:53]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节能环保迈出新步伐。采取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节能减排初见成效。200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3%,是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幅分别比上年缩减11.6个和4.6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巩固了去年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良好势头;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46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6:52]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连续3年增产,2003—2006年,粮食总产累计增加6678万吨;2007年夏粮和早稻又获丰收,单产再创历史新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06年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比重分别达到55.2%和69.1%,比2002年提高24.2个和17.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加快升级。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优质产品、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200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649亿元,比2002年增长1.56倍。装备制造水平快速提升,大型燃气轮机、抽水蓄能机组、直流输电设备等实现国产化,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矿山机械、石化成套装置、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稳步提高。铜、铅冶炼行业中先进熔炼生产工艺的产能占总产能的7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53%,比2002年提高37个百分点;钢材板带材比重达42%,提高8.7个百分点;高浓度化肥比重达73%,提高近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成效。电解铝自焙槽工艺已全部淘汰;截至今年9月底,已关停小火电机组903万千瓦,完成全年任务的90%;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加快推进。服务业稳步发展。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近8.3万亿元,比2002年实际增长47%;从业人员就业比重达到32.2%,提高3.6个百分点,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幅多提高1个百分点。 [16:52]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3—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远高于同期世界年均4.9%的水平。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2年的近1.5倍。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经济增长稳定性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连续四年保持了10%或略高一些的增长速度,无论年度之间,还是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高达35.5%,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万亿元,比2002年增加1.37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财政收入实现翻番,2006年达到3.87万亿元,相当于2002年的2.05倍,今年前8个月的财政收入已达3.4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 [16:52]

  [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记者招待会现场提供的资料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6:51]

  [李冰]:时间已经到了,谢谢朱主任,谢谢诸位。 [16:46]

  [朱之鑫]:节能减排是我们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应该说实现目标是有难度的,但是,我们的目标不变,决心不变,还要加大工作的力度。今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节能减排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10个方面的45条措施,这是我在经济部门工作以来,感到政策力度比较大的文件。这说明我们推动节能减排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也在进一步落实,节能效果会进一步的显现。去年,全国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1.33%,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今年上半年,单位GDP的能耗同比又下降了2.78%,这是连续四个季度的下降。要做到节能减排,无非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结构调整节能,一个是技术进步节能,一个是管理节能,一个是全民自觉自愿的节能。具体的措施我刚才讲了有45条,要在这里讲起来,可能耽误大家的时间,我就举一个例子,上大压小,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提出了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分地区、分年度的计划。上半年我们全国已经淘汰了炼铁能力1140万吨,炼钢能力870万吨,预计全年可以完成下达的指标。截止到9月底,关停了小火电机组900多万千瓦,预计能够顺利完成全年1000万千瓦的目标。至于您刚才提到的方法问题,我想它是一种经济方法,只要对节能减排工作有利,能够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我想有关部门会吸收这个意见,并加以实施。 [16:46]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我想问你们的单位GDP的能耗数字,上半年是-2.78%,2010年的目标好象是20%,我觉达到这个目标更难。还有下降排放量的目标也是10%,这两个目标应该挺难实现的。我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在考虑其它的措施,比如企业里面具体的排放限制。我听说,中国政府在考虑建立一个买卖排放许可证的市场,你们在考虑这种措施吗?谢谢! [16:42]

  [朱之鑫]:三峡大坝的建设是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决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了三峡建设这个工程,是经过了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我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是成功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峡大坝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认真地加以解决。从我得到的消息看,三峡库区的很多地方,正是因为修建了三峡,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个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16:38]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记者]:我想问的是关于三峡大坝的工程,现在它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比之前人们预计的都要大,我们看到了在当地发生了山体滑坡和长江两岸水土流失的问题,有几百万人为了避免这种严重的后果,不得不搬离他们的家园。所以我想问的是,考虑到它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和影响,以及之前有人提到过的建造一个比较小规模的水坝来代替三峡这样一个工程,您是否能够告诉我们,您是否认为建造三峡大坝是一个错误呢? [16:33]

  [朱之鑫]:但是我要说,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条,就要做到“投入少而产出多”,这也叫“经济”。在GDP核算中,将来我们一定要把必要的环境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等等计算在内,这是我们的一个努力目标。但要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国际公认的统计方法,我看还需要一段时间。 [16:33]

  [朱之鑫]:GDP或者叫国内生产总值,诺贝尔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经讲过,叫“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有些学者提出了绿色GDP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做统计局长的时候,曾专门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进行过探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绿色GDP的统计和考核办法。您刚才提到的报告是一个研究机构提出来的,我觉得研究是可以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结论肯定是不相同的。 [16:28]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刚刚您提到节能环保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了解到去年9月中国首次公布了第一部绿色GDP研究报告,我们回头盘点一下自己的环境损失,一年多以来,大家关注数字会说话,朱主任也曾经是统计局的局长,可不可以告诉我们,扣除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最新的GDP数据,可不可以为我们公布一下? [16:25]

  [朱之鑫]: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我刚才讲了,改革措施的具体出台时间一定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台。 [16:24]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知道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方案一直备受外界的关注,发改委为此也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目前这个重要的改革方案似乎还只处在只闻楼梯响的状态,我们想问一下,今年年底之前,这个方案还有没有可能出台? [16:23]

  [朱之鑫]:对于您的第二个问题,我想我们现在提出的一些降低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包括对一些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我们在进出口方面的不平衡问题。我们实际上主要是对一些“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性)企业的产品加征关税,也是为了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这和鼓励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并不矛盾,是为了更好的走出去。 [16:22]

  [朱之鑫]:第三产业在经济所占的比重,去年年底是39.3%,比前两年又略有降低,这说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我也很高兴地告诉你,今年上半年在中国11.5%的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增幅的提高要比第二产业的增幅提高还要高一些。 [16:22]

  [朱之鑫]: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就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我理解您提到商业的概念,可能是我们讲的服务业或者叫第三产业,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转变发展方式的很重要内容,就是由原来的靠第二产业拉动转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发展。 [16:15]

  [乌克兰中国交流杂志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因为现在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结构当中也有一些商人,根据“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对于商业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于他们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什么样政策上的变化?第二个问题,现在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中国企业向国外出口商品的税率,朝着这个方向去走的话,中国下一步还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您是否认为这样的措施能够帮助中国解决这个问题? [16:12]

  [朱之鑫]:谢谢你的提问,我还没有看到第三季度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报告,所以我还不能讲第三季度的增长率到底是多少。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只能告诉你和上半年的不相上下。第二个问题,刚才我已经讲了。在大好形势下,我们要看到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万不可掉以轻心,因此,一定要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个是增加供给,一个是抑制不合理的需求。 [16:10]

  [法新社记者]: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多少,第二就是刚才您详细地介绍了关于物价上涨各方面的情况,我想问的是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平抑物价的上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6:08]

  [朱之鑫]: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要求。就转变增长方式而抓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我们消费的需求、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用发展来代替增长,可以更好的体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我认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更有现实意义。 [16:08]

  [朱之鑫]: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地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党和政府则要积极的引导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作为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政府投资、进行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6:04]

  [朱之鑫]:经济发展方式所强调的不仅是一个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等。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大家对发展的认识,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16:03]

  [朱之鑫]: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全面。经济发展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增长。 [16:02]

  [朱之鑫]: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正像总书记在报告中所指出的,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点: [16:02]

  [香港文汇报记者]:我们看到胡总书记无论是在这次十七大报告中还是6月25号党校讲话中都提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和以前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法不同,从“增长”改成了“发展”,这两字之差有什么深意,请朱主任解释一下。 [16:00]

  [朱之鑫]:二是价格的上升一方面是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动力。可以促进我们使用原油作为原料的企业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来提高企业的效益。至于谈到要不要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问题,我想要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原油本身的价格。第二,整个供求的状况。第三,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第四,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要很好地统筹兼顾的问题,也就是统筹协调的问题,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15:57]

  [朱之鑫]:谈到影响,我想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原油价格的大幅度提高,必然使用油成本提高,对这些企业来说,如果价格不变的话,存在着利益挤压的空间。当然生产原油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利润还会增加的。 [15:57]

  [朱之鑫]:国际原油价格再创新高,一个是伊拉克和土耳其边境的局势紧张,一个是市场对北半球冬季来临前石油供应的忧虑等等,我手里拿到的数字不是89美元,昨天在纽约交易所的期货价格是87.4美元,在伦敦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是83.13元,一个是上升的,一个是下降的。应该讲,纽约周二的价格一度突破了88美元,为纽约商品交易所1983年3月推出原油期货价格以来的最高水平。昨天因为受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的影响又有所回落,目前原油价格继续在高位上震荡。 [15:56]

  [路透社记者]:我想问的是,国际高企的油价对于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刚才您也谈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否意味着虽然国际油价已经达到89美元,中国还是会对国内的柴油和石油的价格进行调控呢? [15:51]

  [朱之鑫]:需要强调的是,说还不能得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盲目乐观,而是要对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特别是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性、可能性,对通货膨胀的压力,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工作上丝毫不能放松。要针对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措施加以解决。谢谢! [15:50]

  [朱之鑫]:第三,作为总量关系的一个反映,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也明显改善。煤电油运等物质条件总体上没有出现全面紧张。大家还记得,在电力最紧张的2004年,我们那时候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达到6000小时,而现在发电小时是在下降的,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103个小时,说明电力供求紧张的状况明显缓解。 [15:49]

  [朱之鑫]:我刚才也谈到了CPI的指数,按照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核算方法,扣除消费物价指数中的食品价格和石油价格,前8个月的核心价格指数只上升了0.8%。 [15:47]

  [朱之鑫]:需要提及的是,在看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时,我认为目前还得不出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的结论,原因有三点:第一,经济的过热和过冷描述的实际上是一个总量关系。在当前,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关系没有改变。第二,作为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全面的、持续的、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15:47]

  [朱之鑫]:对于形势有不同的看法是非常正常的。正像我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当前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今年以来的形势总体是好的,连续几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二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尚未缓解,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还在积累,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15:44]

  [中央电视台记者]:当前各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评价不一,特别是针对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现象,请问朱主任对此是怎么看的?谢谢! [15:43]

  [朱之鑫]:我也看到了这个报道。在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里面有句非常重要的话,就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发展不是几个富人的发展,更多的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所以在十七大报告里面,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就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15:43]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不久前《福布斯》杂志发表了所谓的中国富豪榜名单,按照这个名单,中国今年多了20多个百万富翁,请问这个现象从社会主义角度应该怎么评价?这些人能否对国家建设作出相当的贡献?谢谢! [15:43]

  [朱之鑫]:进一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我觉得有三点,或者叫“三靠”:第一靠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分好。第二靠改革,深化包括收入分配体制在内的诸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要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第三靠调节,就是要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谢谢! [15:42]

  [朱之鑫]:同时,为了调节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中国政府加大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我举一个数字,去年全年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是2000年的3.7倍。 [15:42]

  [朱之鑫]:为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您刚才提到的城乡差距问题,国家这几年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了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同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对西部进行了必要的支持。对于收入过低的一部分群众,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5:37]

  [朱之鑫]: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您刚才提到的城乡差距,是历史的原因,城乡的二元结构造成城乡收入的差距比较大。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比如收入分配的体制还不完善。同时,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某一个历史阶段,往往也会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我自己认为,从性质上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差距,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