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访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代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引发了十七大代表、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的诸多思考。
丹珠昂奔说,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政治层面的、经济层面的,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最深层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各民族的心灵相通,我们的和谐就有基础。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作为藏学研究学者,丹珠昂奔曾从概念、理念、现状、趋势、应对五个方面,系统地思考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他告诉记者,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种迅速发展是把“双刃剑”,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如果没有文化自觉,没有抢救性保护,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就会随着发展而永远消失。某种程度上说,文化和生态一样脆弱,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所以我们在考虑科学发展时也应包括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丹珠昂奔认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比如,我国人口在十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0多个,掌握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语言一旦消失,以语言为载体的许多文化也就消失了。语言的价值在于使用,使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因此应想方设法倡导和推动更多的人来使用这些语言。
丹珠昂奔说,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这构成很多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充分地利用好这个优势资源,使其发展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可以成为支柱产业。云南的丽江、四川的九寨沟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地区以文化为基础,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文化价值自信,同时还要通过政策法规推进文化保护,从法律制度层面对破坏文化的行为加以追究,对保护文化的行为进行鼓励。”丹珠昂奔说。(记者张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