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罗涟浩朱军备) “现在一年赚的顶得上过去务农3年的收入。”日前,江北区洪塘村的阮旭军通过培训领到了外贸单证职业资格证书后,成为附近一家企业的职工。4年来,我市培训农民超过百万人,其中转移就业25万余人,目前全市从事一产的农民只占农村人口的18%,农民收入有85%来自二三产业。
“我们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是很多农民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鼓起口袋,便是最大的实惠。为此,我市走出了一条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引导产业、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发展路子。
事实上,我市也已经具备让广大农民“洗脚上田”的条件,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企业8000多家,各种家庭工业更是遍布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旺盛。要推动农民进厂入企,关键在于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这几年,我市陆续建立了200多家培训机构,政府出资近2亿元,针对当地产业需求进行农民转岗培训。
我市还把中心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节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小型企业功能区和农民公寓,从而吸引农民在集镇创业、居住。如今,农民自主创业也和城市居民一样拥有了贷款担保、贴息等优惠政策,超过八成的被征地农民有了养老保险,另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措施也为农民转岗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进厂入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在保洁、保绿、保安和“农家乐”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