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人才总量新局面
截止到2006年底,宁波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53.4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953人,人才资源总量已占全市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696人。自2001年以来,宁波不论是人才总量、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是每万人人才资源数、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表1 2001-2006年宁波人才资源总量、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变化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和宁波市人事局
二、实现人才素质新跨越
宁波全市人才素质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数量持续增加,已建立起一支1560人的一流专家队伍。其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7人;获国家(7人)、省(19人)、市(138人)突出贡献专家164人;省政府重奖专家1人,市政府重奖专家12人;获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专家9人,获宁波市杰出专家称号20人;进入国家和省人才工程培养序列的高级专家62人,其中国家百千万工程3人,省151工程第一层次15人,第二层次45人,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第一层次55人,第二层次312人。拥有高级职称人才1.9万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约1315人,中级职称13万余人,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87%,中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3.30%;被宁波企事业单位聘用在宁波工作的两院院士12人;全市博士、博士后860多人,硕士7400多人,全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约占人才资源总量的1.55%,本科学历人才约占人才资源总量的35%。
表2 2001-2006年宁波高级专家人才变化情况(单位:人)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和宁波市人事局
三、促成人才结构新格局
总量增加、素质提升向结构优化、效能提升转变是宁波人才开发工作的重点和亮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学历结构方面,宁波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18.7万余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近39万人,分别约占人才资源总量的35%和73%,高学历人才比例明显提高。在年龄结构方面,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31万多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四分之三以上,已成为宁波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人才1.9万人,中级职称人才13万人,初级职称人才24.1万人,高中初级职称比例由2000年底的1:7.6:22.2转变为2006年底的1:6.8:12.7,初级职称比例明显下降,高级、中级职称比例上升。在人才产业分布方面,分布在第一产业的人才数占人才总量的0.8%,第二产业占33.2%,第三产业为66%,第二产业人才有所上升,第一、第三产业人才比例有所下降。
表3 2001-2006年宁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比例变化(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和宁波市人事局
四、取得人才贡献新进展
人才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体承载者,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年来,宁波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220余项,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万件,达10413件,比上年增长34.0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00件,达1115件,增长85.5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比重达10.70%;获国家专利授权6056件,增长51.90%。人才科技贡献率达50.30%,人才竞争力列全国第13位,人才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和转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表4宁波人才贡献率情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和宁波市人事局
五、构建人才载体平台新品牌
载体平台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才创新创业的关键所在。宁波现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个(保税区为国家级,科技园区已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为市级),博士生创业园1个,博士后工作站22家(保税区、科技园区、韵升集团、波导公司、三星集团、天邦公司、宁波成功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兵科院宁波分院、宁波海天集团、宁波屹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为国家级,舜宇集团、宁波海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金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为省级,浙大宁波博士后工作站为市级),累计进站博士后45人,2006年进站9人,累计出站博士后22人(其中11人留在宁波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23人。全市科技创业中心达到10家,在孵企业累计500多家,其中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为省最大的创业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00余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8家),在全省11个地市中数量列第一位。省市重点实验室21家(其中省级4家)。国家级人才市场1家(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省级人才市场1家(浙江科技人才市场),市专业人才市场2家(宁波经贸人才市场、宁波工业人才市场),县(市、区)人才市场13家。省批人才中介机构1家(省地勘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宁波批准设立人才中介机构62家。
表5宁波人才开发平台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和宁波市人事局
六、营造人才环境新优势
人才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日益趋同,重视人才的氛围逐渐形成。宁波也已成为国家级CAD重点示范城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同时,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会展城市、国家文明城市。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成为中国经济百强县。
主要问题:三项制约
一是创新型拔尖人才开发力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创新型拔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仍然极度缺乏,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宁波仍然缺少一大批能够引领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型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二是人才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市人才开发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仍然不到位,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协调统筹机制仍然没有完全形成;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仍有待健全,具体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实践操作性仍然有待加强。
三是人才开发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宁波的人才政策仍有待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尤其是缺乏解决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加大人才合理激励、改进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对策思路:三大举措
一、实现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四个转变”
一是要实现人才开发战略从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引领型转变
创新型人才开发既要立足当前,也要面向未来。宁波市当前正处在产业结构创新调整、加快升级的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着力开发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创新型人才,更要着眼未来,适度超前,积极进行战略人才的开发储备,以前沿技术领域人才的集聚优势来开拓和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二是要实现人才开发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
宁波市人才状况与建设创新型城市之间的矛盾最主要是体现在质量上。1999年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后,通过观念创新、政策创先、载体创牌、服务创优等措施,使得人才总量快速增长。2004年初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通过新一轮的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量的积累必然要求质的突破。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核心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只有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上实现质的突破,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带动新的量的增长。
三是要实现人才以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为主向企业吸纳为主转变
人才只有与产业结合,才能发挥其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聚变功能;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才能不断形成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已达到人才总量的70%左右。而我们在机关事业单位的研究生占研究生总量的近7成。因此,要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企业,为企业吸纳创新型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优质服务,引导、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研发机构,解决企业在吸纳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中的外部障碍,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人才开发的主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科技人员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四是要实现人才引进以刚性为主向刚柔并重转变
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极为缺乏的现实条件下,宁波市的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依靠人才的柔性引进,为其短期服务。可以预见,企业的这种需求将会日益旺盛。我们要积极打造柔性兼职平台,做好企业需求信息与市场人才信息间的有效对接,通过兼职交流、项目合作、技术攻关、联合培养等多种灵活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我市服务,带动全市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丰富的甬籍知名专家资源,积极引进甬籍创新型人才;要发挥在长三角城市中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创新型人才;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化竞争,积极引进海外创新型人才。
二、坚持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四个结合”
一是要坚持全面提高与重点建设相结合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看到局部的重点队伍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人才队伍全局的质量;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才队伍全局对局部的重点队伍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两者对立统一,全面提高是目的,重点建设是手段。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我们既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抓住人才重点队伍的建设,通过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要坚持人才开发与科技、教育发展相结合
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科技是主导,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把创新型人才的开发置于科技、教育、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进行系统地规划设计,进一步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创新管理,建立人才、科技、教育互相贯通、互为依托、互动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进三者协调发展。
三是要坚持积极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实施积极的引才战略,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但同时,我们还必须坚持自主培养这个根本,一方面,人才增量和存量的结构调整,都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岗位培养、项目带动、交流提高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另一方面,引进人才的再成长更需要自主培养的再深化。
四是要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功能、贯通市场配置渠道又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调控。现阶段我市要继续强化规划引导、需求预测、信息服务、市场监管等有效手段,通过主导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对创新型人才的吸纳热情,不断增强人才市场的服务与导向功能,促进人才资源向重点领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快速集聚。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队伍开发的“五个平台”
一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平台建设
继续办好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以创新型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开发、高科技创新创业创意成果转化和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发展实际、体现宁波特色、享有品牌盛誉、具有综合效能的引才、留才、用人新路子,使人才科技周成为引进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的主渠道和主平台。全面实施“百名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100名左右我市前沿技术领域、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急需的领军和拔尖人才,促进产业集聚创新和集群发展。拓展和丰富“院士企业行”内涵,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院士来宁波设立研究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深化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完善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努力集聚1000名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同时,要继续做大做强“毕洽会”、“浙才会”、“专洽会”等载体,切实推进“甬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大力推进海外引才引智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人才中介和人才市场,重点引进优质的国际人才猎头中介机构。
二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重点启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市急需紧缺的六大领域中各选拔一批拔尖人才,市里在此基础上再选拔一批最有发展潜能的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实现我市国家级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的新突破。启动百个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每年扶持和培育一批有科研实力、有产业带动力的优秀创新团队,推动其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同时,继续加快推进实施“4321”人才工程, “双百”深造工程,百千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千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万名高技能人才、万名服务业人才和万名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工程, “六个一批”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和“名师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各领域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
三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实施博士后工作站整合工程,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积极开展博士后工作站与全国重点高校博士后工作站的合作共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健全博士后工作站考核评比制度,加大资助力度,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开发基地。鼓励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快形成大型创新型企业集团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国家高新区建设,积极申报创新型园区试点,大力支持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分支机构落户。加快创意街区建设,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留学生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
四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建设
优化创新人才政策,制定《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健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重点引进的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和生活补贴,妥善解决他们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大科研经费资助,对于承担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或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要创新带动作用的领军人才,根据其科研实际需要,给予专项启动经费资助;对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个人进行重奖,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给予配套奖励;加快推进市人才公寓建设,努力解决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健全人事人才服务网络,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重点园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建立人才工作服务点,在有引进培养需求单位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
五是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平台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研究制订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充分发挥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优势和作用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专项联席会议、协调会议、重大事项报告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配齐配强各级人才工作机构人员,努力提高人才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设立专家认定委员会,为全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人才信息宏观引导,定期编制发布创新型人才开发导向目录,建立市级创新型人才信息库,逐步健全配套完善、反应灵敏、指导有效的人才开发信息体系。建立创新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地各部门的培养目标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营造一个高品位的人文家园、创业乐园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加大优秀创新型人才和企业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创新型人才开发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