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合谐因素。我们不能把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完全归结为市场经济,恰恰相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是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反思改革绝不应该得出怀疑乃至否定市场经济的结论。事实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时,曾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第一大社会形态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与此相联系的是自然经济;第二大社会形态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与此相联系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充分发展,才能为进入第三大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表明,就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而言,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资本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资本也有文明的一面,同以往的生产方式相比较,资本的生产方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由此可见,生产力发展、人的解放和发展、社会进步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联系。我们过去对市场经济采取截然排斥的态度,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了许多弯路之后,我们才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的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和谐与贫穷是根本不相容的,一个贫穷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和谐的程度,从根本上说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人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自然资源则是稀缺的,二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方式。只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更加完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在公平竞争中会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但市场经济奉行的人与人平等的理念,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超越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对市场经济的平等理念加以改造,并贯彻到政治生活中,其实质就是政治上的平等,就是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需要法制保障。民主和法制的统一恰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民本经济,人民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人民也是政治参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实践表明,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增强了我国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建设必将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必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人民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政治保障。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更加成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程度是和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价值观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总体上是进步的。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还不成熟,这种不成熟是和生产力的不发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制约。只有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从体制和制度上规范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才有可能尽快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当然,我们不是否认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不是否认价值观念形成的特殊规律和自觉过程,更不是说要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以后,再来谈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问题,而是强调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价值观念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发展市场经济是促进价值观念变革的根本途径,强调价值观念的成熟依赖于市场经济的成熟。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展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导向。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不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不能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所以,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的社会不是消灭财产本身,而是要消灭劳动者和财产分离的状况,让劳动者个人真正占有生产资料,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使劳动者个人“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种占有不仅具有“同生产力和交往相适应的普遍性质”,而且有利于劳动者“个人本身的才能的一定总和的发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这就是说,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创造活力的发挥,是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密切相关的。我们搞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况,实现人的解放,即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解放首先是经济上的解放,人的发展离不开对财产的占有,否认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谈不上人的解放,更谈不上人的发展。可见,发展市场经济,既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有利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边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