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重要论断,使我们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党执政的角度来研究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认识和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所有问题最终都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这是作风建设的核心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决定政党执政和政权存在的关键是民心所向。执政党必须以优良的作风去最大程度地争取执政资源,巩固执政地位,赢得民心。因此,作风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从理论上讲,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是,在执政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定的社会角色,使自己存在着脱离人民群众的可能。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虽然有各种具体原因,但深入分析,都能发现与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作风有关,都能够从作风上找到根源。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领导干部的作风不好,党的宗旨、性质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党的形象必然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人民就会不信任党,社会就会动荡,党和国家就有生死存亡的危险。因此,加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作风建设要“坚持不懈地抓”,因为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要及时解决一定时期党同人民群众关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坚定不移地抓”。增强群众观念,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是加强作风建设要把握住的核心问题。
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把握好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决于党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强调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这个根本问题,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在实践中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党要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在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如果不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最直接、最具体的现实问题,群众就不会相信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实现。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和统一。从这样一个视角研究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显而易见,作风建设既要强调领导干部个体的作风,更重要的在于党委和政府整体的作风,这就要求作风建设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进言之,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不能仅仅着眼于干部个体行为的提升,更重要的要着眼于党委和政府整体优良作风的养成,党委、政府要更多地研究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权益的政策、措施,更多地研究在公共服务上怎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更多地研究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在代表群众长远利益和解决群众具体问题上应该有怎样的作为。
在现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来展开。党委政府不仅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而且实践中要一以贯之。地方党委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在排序上,第一位的必须始终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离开发展及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我们就不可能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地方党委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工作排序决不能错位,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始终是党委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作风建设只有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抓出实效。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对干部的时代性要求和层次性要求
与时俱进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基本品格,党的作风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过去,一些同志注重作风建设的历史性要求,却往往忽略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相应的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制定切合实际的行为规范,使一些党员干部难以得到有效约束。此外,有的同志习惯于就作风抓作风,在作风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上创新不够。比如,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战争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对作风的不同要求。还有一些同志抓作风建设,有时在理念上、思路上存在“理想化”倾向,往往一提作风问题,总希望在短期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其结果往往是,大问题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又触及不到,作风建设往往难以落实,缺乏实效。世界观、理想信念等问题是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现实的、具体的。党员干部对党的最高纲领的认同,要具体体现在其对党的最低纲领的忠实践行上。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具体表现在他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一言一行上。我们应当从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入手,由表及里来触及和解决。同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不同,作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层次不同,既使相同层次的干部,其工作范围和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对不同的层次和类别的干部应当有不同的要求,不宜在内容上一张“药方”、在方法上一个模式、在要求上一个标准,而应当根据对象的差别,坚持分类指导,既要解决共性问题,又要解决个性问题,从而增强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对党的领导机关和中高级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必须有更严格的要求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体现着党的形象,人民群众也更多地通过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作风来判断党的作风和形象的好坏。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队伍中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不良作风,在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程度不同地存在,影响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因此,作风建设要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抓作风建设,对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只有他们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才能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把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五、以什么样的作风选人,选什么样作风的人,对党的作风建设有重要导向作用
在党风建设中,组织部门的作风建设非常重要。组织部门作风最重要的是选人作风,以好的作风选人,才能选出作风好的人。我们必须着重在改进选人作风上下功夫。改进选人作风,一方面要坚决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要用好的制度来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评体系和方法去选人。应当看到,领导个人选人也能选出优秀的人才,但由于受到个人思路和视野的局限,也很可能埋没一些人才。群众评价干部也许在一定条件下会或多或少地关注干部的某些方面,但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和较长时期里,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总体上是趋向客观的。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重要的就是以群众公认的标准和方式选人,选群众公认的人。因此,在组织工作中落实中央、省委提出的作风建设的要求,重要的是解决“用好的作风选人”的问题,解决“以群众公认”选人的问题。
此外,加强作风建设,还要在整体上建立健全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作风建设注重从思想建设入手,这是我们党的优势和传统,我们要继续坚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建立健全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规范。制度规范是作风建设的保障,它能防止不好风气的产生、保证好作风的传承。制度规范又是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它告诉我们提倡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制止什么。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必须着眼于根本和长远,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注重用制度规范去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去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去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的成果。(魏宏/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