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与信任是政府和社会秩序的基石。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而一旦政府不守信用,它对社会信用的损害将是致命的。
再一次,政府官员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以80.3%的绝对多数。中国政府官员诚信度再度下滑。这一结果让人感到意外和担忧。
而在2006年的《小康》调查中,这个比例为75.36%,2007年,已经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官员这一群体在网民心目中的信用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差了。
而且,这一群体的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政府的政务信用。《小康》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很高,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很多受访者认为官员素质低、能力差,并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直接导致了政府信用形象的下降。如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说,如果政府部门和官员政策多变、信口开河、言行不一、政府采购合同随意变更,将加速信用体系的崩溃,加大信用制度建设的难度。
这应该不是一个太让人惊讶的结果。无论是80%土地违规责任在政府的事实,还是审计出的各部委高达358.7亿元的问题资金,加一分难,可全国性的给政府减一分,太容易了。
根据调查发现,地方官员、地方政府的失信,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绕不开的是政策的朝令夕改,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盲目干预,任意撕毁合同与协议;政府官员腐败,以权谋私行为时有发生;地方和部门利益驱使,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最大的投资风险是官员信用风险
成都一位颇具成就的陈姓企业家说,在地方进行投资,最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当地政府的诚信问题。这也是多数投资者所担心的问题。
经济学家董辅曾如此批判: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信用危机危害极大。他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自己给自己担保,最后说不管就不管;政府项目批了,但资金迟迟不按合同约定投入,而是钓银行或者外来投资者的钱;一些政府招商引资时热情周到,开出许多优惠条件,但等投资者资金到位后,却不兑现承诺甚至搞起吃、拿、卡、要的不光彩行为;政府政策没有连续性,说变就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今天张三当政搞张三的,明天李四当政又搞自己的一套,老百姓戏称,看看政府门前的牡丹变月季,就知道领导人换了,实行的总是否定再否定,一届政府一朝政策,常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影响政府的形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
“一般高层领导法制意识各方面都可以的,关键是中层以下的部门,特别是具体办事的部门,信用较差。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当初承诺,后来实施中变卦得比较多。因为后面涉及到利益,当地部门要参与瓜分,于是就反悔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也难办事。”浙江经济协作办公室副主任郑宪宏称类似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就连浙江省这样较发达的省份此类现象也比较普遍。
这种现象在中西部、东北地区、海南等地表现比较明显,江浙沪、山东、广东一带要好一些。“这往往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发达地区公务员素质也高一些,待遇也好一些,高薪养廉。但整体环境还是有一种思维定势,或者说潜规则。”
这虽然让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但在长期的环境“熏陶”之下,有些商人也渐渐适应环境并如鱼得水了。“给人家一些小好处,他可以获得更大利益,这对整个市场是不公平的。建立人脉就可以拿到优厚政策,不利于市场竞争,资源优化配置。”郑说。
中国商人因此在经营人脉关系上花很大功夫,甚至笃信,人脉就是生产力。譬如,太平洋建设的严介和从不掩饰甚至津津乐道于与各地方政府的谈判经济,还格外强调的是“和政府之间从来都是阳光下的交易”。有人称他为“产业政治家”,在与政府公关中长袖善舞,在与政府的谈判中游刃有余,他有一句名言,在中国做企业首先要讲政治。
现在一些外企也本土化了,在这方面也很厉害。很多外企在招聘高级管理者时,就专门锁定政府的官员,高薪从政府官员中挖角。因为这些官员在官场摸爬滚打,深谙其中的游戏规则和潜规则,也颇有一些人脉资源。那些跨国集团期待着他们入主企业之后,企业在政府公关方面将如鱼得水。
然而,我们能期待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诚信的市场经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