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介绍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称最近一段时间,生猪生产有所恢复,肉价比较稳定,但这并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认为在今后短期内,猪肉市场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长时间内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以下是答问实录:
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答记者问
[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中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涉及群众生活的副食品价格问题,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生产发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先生介绍有关的情况。毕井泉副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长期负责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他对价格管理方面的工作十分熟悉,是专家型的领导干部。
今天的发布会,先请他简短地介绍有关的情况,然后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相关问题。下面现请毕井泉副主任介绍情况。
[毕井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多年来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的支持,大家知道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的猪肉市场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都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国务院办公厅5月29日专门发出了《关于抓好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稳定的通知》,7月30日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促进生猪市场发展稳定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做了重要讲话。8月13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在这些文件中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发展、保证市场供应、安定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具体的,我有一个书面材料,所以我就不细说了,一会儿谈到的时候再展开。现在这些政策措施正在贯彻落实中,近一个时期,生猪的生产开始恢复,市场的供应保持稳定,没有出现脱销断档的现象。最近这几周,猪肉的价格出现了回落。下面,我愿意回答各位就副食品价格方面提出的问题。
[陈文俊]:下面开始提问,在提问之前,请说自己所代表的机构。
[新华社记者]:毕副主任,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次猪肉价格出现比较大幅度、长时间的上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二个问题,据商务部市场监测,自8月份以来,猪肉的批发价、零售价环比有所下降,是不是猪肉的价格已经到底?会不会出现反复或继续上涨?谢谢。
[毕井泉]: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是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带动了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的粮食连续两年减产。去年的全球谷物产量近20亿吨,比2005年减产了3300万吨。还有就是国际石油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部分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用食物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大幅度增加,因此造成了全球的玉米供给紧张和食用植物油供给紧张。今年8月份,全球的玉米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44%,小麦的价格上涨了73%,大豆价格上涨了52%。刚才说的是期货价格。现货的国际市场价格,玉米价格涨了32%,小麦涨了68%,大豆的价格上涨了40%。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也带动了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这是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第二,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去年生猪的价格过低和蓝耳病疫情的双重影响,造成了生猪出栏数量的减少。生猪市场带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去年二季度,正是这一轮生猪价格波动的低谷,生猪最低价格每市斤3.24元。由于养猪亏损,造成了农民大量宰杀母猪。去年夏季以来发生在南方地区的猪蓝耳病疫情,造成了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年底全国母猪的存栏减少了3.6%,今年6月底比上一年的6月底,同期相比,母猪的存栏又减少了7%。这就造成了市场生猪供给量的减少。
第三,现在生猪生产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养猪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比如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了农民散养母猪出现下降。还有生猪生产方式的转变,现在生猪的生产逐渐由散养户退养到大规模的专业养殖户增加饲养,这两个在变化的过程中,也对生猪生产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还有就是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的多元化,造成了生猪饲养的比较效益下降,都影响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
第四,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加,对猪肉的需求数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次生猪生产波动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最近这段时间,生猪生产开始有所恢复,肉价这三个星期也比较稳定,但是也并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我认为在今后短期内,猪肉市场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长时间内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首先从需求来看,随着天气的转凉和国庆节、中秋节的临近,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从供给来看,由于现在猪肉价格比较高,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与玉米的比价已经到了9.3:1,这大大高于正常时期的比价。近十年来生猪玉米的比价平均是6.1:1,一般认为5.5:1,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比价关系,9.3:1的这个比价,对于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鼓励饲养母猪、建立生猪防疫体系、鼓励标准化规模饲养、鼓励饲养良种猪,这些措施都会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但是,生猪的生产,有一个小周期和大周期,小周期取决于当期的价格,价格高了,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会增加饲养。现在市场上的仔猪价格,有的地区已经高达15元/市斤或者20元/市斤。但是,农民饲养生猪积极性,又要受到母猪猪群的制约,就是说现在市场上能够提供仔猪的数量,是决定短期内生猪供给的关键。如果说现在仔猪价格上涨,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农民就开始饲养母猪,把现在的仔猪当做母猪来饲养。这个仔猪长成母猪,然后再怀孕产出仔猪,再到育肥猪投放到市场,一般可能要一年半左右。所以,生猪供给的根本性转变,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以后。另外我们再从替代品来看,猪肉的消费和禽蛋、牛羊肉有一个相互替代,尽管今年以来,生猪的出栏量有所下降,但牛羊肉、家禽、鲜蛋的生产数量都是增加的。特别是牛奶的产量,最近几年,年均增长24%,所以整个副食品的供应是充足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我说短期内波动难免,长期看再次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