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扶困助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新意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说它充满新意,是因为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上,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包括“奖、减、贷、助、免”在内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扶困助学,已经从民间互助,上升到国家主导、政府行为这样一个新的高度。
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宣布,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将由2006年的中央财政投入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5亿元,2008年将安排200亿元。这是国家对困难学生提供的更大力度的支持、更有效的政策保障。
党和政府的巨大投入,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劳动意识等,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扶助下,将有一大批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优秀学子脱颖而出,并以不同的方式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为此,从今天起,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与本报携手,特别推出“助学政策,助我成才”专栏。该栏计划持续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我们将热忱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真实反映他们改变命运和成长成才的事迹,并将这些优秀大学生人物报送本报年度“自强之星”的评选。
欢迎各地高校及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让我们一起在这块园地里共同耕耘,相互勉励,分享感动和成功。
我是南开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来自云南省个旧市。我的父亲11年前因为肝癌去世,家里生活就靠母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支撑。进入大学后,大笔的读书费用使得家庭经济状况更加拮据。特别是我读大二时的那个暑假,退休后仍然四处打工的母亲,因过度劳累住进了医院,数目不菲的医疗费,使我的学习和生活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我感到苦闷和迷茫。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了解到我的情绪变化,找我谈心。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后,她详细地向我介绍了学校的资助政策,并鼓励我勇敢地面对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填写了国家奖学金申请表,还申请了学校的临时困难生活补助。这500元的补助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必再为生活费发愁。一个月后,我的国家奖学金申请也被批准,4000元的奖励,不仅解决了我的经济压力,更让母亲能够安心养病。
此后的日子,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上,我不用再惦记着去家教公司找兼职;课下,我把时间投入到了专业技能的发展上。我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学校本科生百项创新工程中,完成了科研项目《基于Tomasulo算法的Mips处理器仿真》,同时加入了微软技术俱乐部的项目组,完成了博客迁徙软件的开发。
从大二起,我开始担任信息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计算机系班长、院03级本科支部组织委员。虽然学生工作需要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但我还是选择了这份锻炼和责任。因为我是靠国家和学校的帮助才得以安心学业的,怀着感恩的心,我愿意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帮助我身边的人。学习之余,我竭尽全力为班级和支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管是苦是累,我都非常欣慰,因为在获得的同时能够给予,这让我感到非常快乐。
大学三年,我先后获得各类奖学金7项。2006年我被评为天津市三好学生和天津市理工科奖学金特等奖,在2005年度校级“五四评优”中荣获十佳优秀团员称号。大四上学期,我以全系第3名(全系共106人)的学业成绩被中科院计算所录取为免试研究生。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研究生阶段,我将能参与到国内最前沿的研发工作中去。
在南开园,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同学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的受益者。正是科学而完备的助贷体系,让我们插上了实现理想的翅膀。我会带着这颗感恩的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