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电(记者王骏勇廖君茆琛)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困难。但一些教育界专家表示,我国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依然存在信息渠道不畅、资金分配不均、资助力度有限、贷款门槛过高四大"软肋",使得不少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些资助。
贫困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建立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同时,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将高校学费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减、免"有机结合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姜旭萍介绍,从2004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至2006年6月,湖北省共发放助学贷款8.5亿元,资助贫困生17.5万人。去年秋季开学,湖北省高校共有3.5万名贫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缓交学费1.5亿元。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监管体制不严,一些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方面享受助学贷款,一方面追求高消费。湖北黄石一高校学生,入学后办理了四年的国家助学贷款1.9万元。贷款后,程某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截至目前已有6门功课考试不及格,且一年来花3000多元更换3部手机,花7000余元购买笔记本电脑。正在读大三的程某告诉记者,助学贷款是大一时办的,当时因父亲的企业经营困难,才申请助学贷款。大二后家庭条件好转,因此有钱购买手机和电脑等。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四大"软肋"
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四大"软肋",使得不少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而一些不应该享受资助的学生却迟迟没有退出资助行列,占用了名额。
"软肋"之一:贫困生信息不畅评定标准滞后
据了解,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还仅限于学生入学时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或者生源地一些部门的一纸证明,入学后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经常发生,对于什么样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定为贫困,以及如何评定贫困的等级,标准不统一。不少地方和高校没有依据变化了的经济情况来调整这些标准,导致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变小变窄。
"软肋"之二:资助体系分散资金分配不均
作为国家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直接执行人,高校大多按照相关规定分散执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政策,而缺乏一整套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困助学方案,以致各项措施交叉执行,形成重复资助、覆盖面过窄等分配不均衡现象,经常出现大家都关注个别最困难的学生,而使个别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本身资助需求的情形;同时,其他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最终影响了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公平公正。
"软肋"之三:资金来源狭窄资助力度有限
南京师范大学学工处副处长宋清涛认为,从现在高校助困的几个渠道来看,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学校学费收入不会有多少波动,因此提取10%的比例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社会资助方面,从近几年的数字看,上升的幅度也不是太明显,而且社会团体、个人捐赠具有不可控因素;政府资助和助学贷款应该是助困资金新的增长点。而这些其实都暴露出资金来源狭窄的问题。
"软肋"之四:贷款门槛过高
国家助学贷款的出现,大大缓解了高校助学方面的压力,但是,贷款本身的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急需资助的贫困生拒之门外。据介绍,申请助学贷款必须要学生提供成绩单,而且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南京师范大学去年800多名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就有100多人因为这一规定而没有获得贷款。
另外,银行为防止学生欠贷,设定了两个2%的限度,即一所高校所办助学贷款中,到期不还款的人数或不良贷款额超过总数的2%,原则上银行将停止向该高校放贷。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助学贷款中不良贷款有9万多元,学校只好先行垫付一点。
江苏省教育厅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主任陈虎介绍,虽然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但现在银行一方面担心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觉得手续烦琐,导致其积极性受到影响,目前江苏有几所民办高校还没找到助学贷款的合作方。
四大举措化解高校助困难题
针对高校助学体系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专家建议,应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化解高校贫困生助学面临的难题。
第一,加大政府财政助困投入。
专家指出,因为高校学费收入比较固定,按规定从其中提取10%的助困资金也就相对固定,而自筹资金方面浮动也不会太大,唯一能增长且比较可控的渠道就是政府财政投入了。一方面是增加国家和省级奖助学金额度,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用于申请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的分摊比例。
第二,建立评定机制,设计资助规划。
"各校助学资金基本能覆盖到每个贫困生头上,但是每人获得的资助有多有少,悬殊比较大,有的能拿到几千元,而少的只有几百元,相差很大。"宋清涛认为,应采取对学生进行家访或委托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等形式,摸清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并按照事前制订好的标准对其贫困程度进行评定、建立档案。经过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资助计划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以及他可能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将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等在内的贫困生资助项目全部归入资助计划,并统一实施监测,保证工作更加有效、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因管理分散而产生的资助金额不均衡的情况,保证公平、有效地分配,公正、公开地实施助困活动。
第三,建立普惠式社会救助机制。
宋清涛等专家认为,现在的助困体系中有不少政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针对所有贫困生的,比如奖学金针对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贫困生享受不到;助学贷款需要成绩单,不能有不及格。这些政策把一些成绩不好的贫困生挡在门外,减少了他们受资助的机会。因此,他建议,设立一个普惠式的社会救助机制,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享受。
第四,探索多种资助形式。
陈虎等专家建议,除了现有的资助形式外,还应该多探索新的或是丰富已有的助困形式,比如助学贷款,因为江苏开办了农村信用社生源地贷款业务,效果很好,但其他省份不多,另外,生源地贷款如果能扩大到其他商业银行的话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