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6月25日间暴发的洞庭湖鼠患已得到初步控制,涌上堤岸及窜入堤内的老鼠60%-70%遭到捕杀。昨日,记者从湖南省植保站了解到,由于有多年的防鼠经验,这场鼠患造成的损失并没有2005年的严重。防止鼠患再次来袭成为湖南省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一半是庆幸,一半是眼泪
“多,这次老鼠特别多,密度比2005年那次还高。”提起十多天前的那场群鼠入侵,益阳市植保站站长曹志平依然心有余悸。
三峡泄洪之后,大通湖区的老鼠就随着上升的水位游到了靠近大堤的湖洲上。长期的作战实践使当地积累了丰富的灭鼠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就修建了一米高的挡鼠墙。而东方田鼠攀爬能力不强,一道挡鼠墙就可以有效地将绝大多数老鼠挡在堤外。
在不能砌挡鼠墙的码头地区,村民挖了条深约50厘米的沟,沟里灌上水和油,沟两旁再砌上高约70厘米的围墙,这样一道临时的防鼠陷阱就此形成。
“那几天,掉进沟里的老鼠一层压着一层,很多压在底下几层的老鼠不用人动手,就直接被踩死和闷死了,每隔几个小时,我们就要把沟里的老鼠清理一次。”曹志平说道。
因为防护和剿灭措施得当,整个益阳市真正因为鼠灾而绝收的田地不到5000亩,直接经济损失估计500万元左右,比2005年的损失要小。
然而,同样遭受鼠灾的岳阳县鹿角镇就没那么幸运。该镇副镇长王鹏告诉记者,鼠灾暴发的那几天,老鼠简直就是长驱直入,迅速窜入田地。“我们没有办法,只能组织人在田地里打抓加上放药。到现在,光是用来拌鼠药的大米就用掉了一万多斤。结果,面积只有益阳市1/12的鹿角镇,受灾绝收的水田有20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600万元左右。
谨防鼠患再次暴发
昨天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洞庭鼠患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关领导强调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于加强监控,严防鼠患再次暴发。
“填湖造田”或是深层原因
一个曾经在益阳市沅江住了多年,现在搬迁到岳阳县的市民告诉记者,事实上三峡泄洪和生物链被破坏只是此次洞庭湖鼠灾暴发的直接导火索,真正引发洞庭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常年暴发鼠灾的深层原因是“填湖造田”。
记者向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求证这一观点,得到了李世杰的肯定。“填湖造田对于洞庭湖的危害是深远的,这次的鼠灾尽管不能归结为与该举措有直接关联,但受其影响是肯定的。”晨报特派记者李元湖南洞庭湖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