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电池行业的代表型企业之一,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火炬计划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环保先进企业。其关键科研部门——研发中心于1996年成立,1998年被列入宁波市第一批企业研发中心,2000年被评定为省级重点化学电源研发中心。在市政府的悉心指导和公司的鼎力支持下,研发中心的科研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其科研成果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一、成绩与荣誉
1、自主开发方面
自主开发工作想要获得实效,就需将目标细化成具体的科技项目进行实施。2006年,中心科技项目立项39项,较2005年科技项目立项数多出11.4%,自主开发工作呈逐年铺开之势。
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公司200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碱性电池无汞化,提前五年达到国家九部委关于限制电池含汞量的要求;开发无汞碱锰电池新工艺20多项,其中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解决了电池在大电流性能、贮存性能和防漏性能等方面问题;开发无汞碱锰电池系列化产品15个;开发无汞碱锰电池新材料测试方法42种,其中电池析气量测试等7项填补国内空白,30项达到国内先进;自行开发ZR6/LR6、LR6、LR03、6LR61生产线共5条,碱锰电池生产设备150多台——从产品到设备,研发中心是我国电池行业唯一一家全部能自主开发的科研机构。
2、技术引进、消化与吸收方面
早在九十年代初,公司就对国内外电池行业和市场进行了深入考核论证,并作出果断决策,先后投资5亿元,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四大主导产品生产线和产品制造工艺,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从而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使主导产品从普通锌锰系列电池一步跨越到了碱性锌锰系列电池。
3、产学研合作方面
研发中心通过各种方式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扩大信息的共享面,提高技术交易数量和质量,借助外部力量发挥效能。通常的合作模式是由研发中心提出技术要求,开发成果经双方实验室论证后,进行批量投产。研发中心先后
——与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探讨当前化学电源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
——与4个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应用国产化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属国内首创的ZR6产品采用的就是合作开发成功的镍电极。
——在国内,与宁波金和实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在电化学、电池原辅材料、电池设备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比如,与成都的一家公司联合开发了电池用液态氢氧化钾替代进口原料,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500万元以上。
——在国外,与日本富士电气株式会社等7家企业展开技术交流,联合开发了无汞锌粉,解决了电池的无汞化和耐漏液问题;开发了碱性电池隔膜纸,实现了提高电池大电流性能的目的;还开发了碱性电池专用系列化设备20种,共58台,生产线2条。其中,ZR6生产线、电池自动校电机等11项通过了专家鉴定,填补国内空白的有10项,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有7项。通过这些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和交流,研发中心扩展了视野,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成果产业化构想得到了更为周全的验证和科学有效的实施,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
几年来,公司以研发中心为科研先锋军,形成了种类丰富、型号全面的系列化产品。其中LR6高性能电池、ZR6锌镍一次干电池、LR03和LR6数码王电池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LR6数码王电池和ZR6锌镍一次干电池及其生产线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无汞碱性锌锰电池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兴贸行动计划。
在公司主持参与的众多科技项目中,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共6项,其中LR6大功率无汞碱性锌锰电池(数码王电池)和生产线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继获得2004年度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荣膺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整个宁波市科技项目至今获得的最高级国家奖项。2006年,该项目又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并于2007年1月正式取得国家出口商品免验资格,成为浙江省首个获得出口免验资格的电池类产品,从而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的“金牌通行证”。
目前,公司已拥有中国最大的碱性锌锰电池产品、设备生产、研发和销售基地,拥有LR20、LR14、LR6、LR03、LR1、LR8D425、3LR12、4LR25、4LR61、6LR61、ZR6、ZR03等生产线21条,碱性电池年生产能力可达15亿只,并在外币汇率下降的环境下,出口创汇近一个亿美元,创销售收入近10个亿,质量、产量、利润均居全国前列,在我国碱锰电池行业中起着推动和领头作用。
公司的发展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国内30多家附属企业,解决了一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成功保证了电池产品的品质再上台阶,突破了碱性电池产业化的瓶颈,也为我国中小企业传统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国产化的优良设备;通过积极参加相关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讨论、制定等方式,扩大中国电池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在2004年轰动一时的“337调查”中,联合内地和香港的18家企业,组建了中方团队,与美国劲量控股集团在法庭上一较高低,最终成功书写了“337调查”的神话,为中国的电池行业维护了尊严,赢得了荣誉。
二、经验与启示
1、加大科研投入
公司把科研投入纳入整体规划中,逐年增加科研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坚持不断调整、完善科技投入机制,特别将投入重点放在提高科研仪器设备条件和中试条件、创新人才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上。
2006年全年,公司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项目上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达5801万元,占全年产品销售收入的6.5%,投入力度大,资金铺设面广。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科研规模,公司已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区——宁波市科技园区投资10亿元购地200亩建设具备世界级生产科研水平的双鹿电池科技城,倾力打造出中国电池行业的主力旗舰。
2、加强制度建设
研发中心制定了中心管理办法,如《科研项目管理规定》、《技术资料归档管理规定》、《科研项目奖励制度》、《实验室管理规定》、《商业技术保密规定》等,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程序、有效性审核、进程汇报、监督及责任、处罚与奖励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详实的规定,充分考虑了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力求做到详尽、细致、追求实效,发挥指导作用。
为了实现项目的有效推进,中心实行安排课题与自选课题有机结合制度,下发《开发项目任务书》,将课题分派到个人,紧密关注项目进展,督促进度落后项目及时跟进,同时集结公司科研和资金力量,保证各个项目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并实行项目年度管理制度,使年度考核与月度项目考核相结合,真正做到新产品“开发一代,贮存一代,延伸一代”。3、强化组织保障
研发中心设立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下设七个研究室,分别为干电池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室,动力通信电源二次电池产品研究室,电池产品及原材料质量检测中心,引进设备国产化室,设备加工中心,系统工程研究室,市场营销与市场分析研究室。中心实行主任责任制和层级管理、归口负责的管理方式。调入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产第一线的锻炼,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充实到各课题组;兼职人员的课题由中心统一归口管理。
4、注重人才培养
研发中心现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16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人,能独立承担课题的工程师40多人,学科带头人10活跃在科技创新第一线。
(1)人才选拔。除了提供灵活的专职和兼职共存工作方式外,在人才招聘中,中心将重点向高层次、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倾斜,将着眼点放在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上;
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各类博士、专家充实研发人才队伍,让它成为公司的“专家智囊团”和提高企业技术含量的服务站。目前拥有高级专家、博士11人,人员涉及电化学、材料、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等多个专业。
(2)人才激励。制定了人才激励政策,运用优越的资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采用年终奖励和项目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调整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工资,对有重大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奖励额度可达到100万元;将股权分配给主要技术骨干,让技术作为要素资源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从而将科研人员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人才培训。中心主动担当起培训的组织承担者,整合内部、外部各类教育资源,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鼓励科技人员参加高校技术培训,选送优秀人才到日本电气化学株式会社、韩国火箭电气化学有限公司等国外企业学习电池生产先进技术,几年来已参加国外培训累计50多人次,占专职研发人员的近17%。
5、提高信息化水平
研发中心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局域网为基础物质平台,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展开运行。
中心定期收集和更新国家和地方电池研究论文、文献,指派专人负责监控国内外电池科研信息发布情况,以指导中心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进程。
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实验成果报告数据库,材料分析检测数据库,产品电性能、安全性能、耐漏性能数据库,设备CAD设计数据库等,把实验数据、测试数据、设计图纸、论证材料纳入智能化数据管理系统,必要时自动生成报表,科研人员能及时查阅相关数据,了解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信息化建设贯穿研发工作的始终,实现了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提高了沟通的流量和效率,使科研过程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得以直观体现,起着不可替代的“穿针引线”作用。
总之,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研发中心为依托,联合电池行业同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为企业乃至行业实现共同科技进步和全面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贡献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