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地方高校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主动适应内外竞争,实现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目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宁波大学围绕争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的目标,以学科建设引领科研工作,充分依靠广大教师创新工作思路,勇于开拓进取,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办学层次水平,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历史性突破、国家两大科学基金项目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快速发展,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学科建设,引领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只有高水平的科研,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如何快速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是关键,只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才能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2003年,学校召开了首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紧紧围绕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的目标,制定了《宁波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宁波大学关于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启动了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遴选了“海洋水产与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学科作为优势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五年内投入1亿元加强重点学科的软硬件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骨干,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出了人人进学科,人人有方向,使科研工作和团队建设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个人奋斗”走向“团队合作”的整体推进轨道,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校科研竞争力。如浙江省“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中之重学科,以严小军研究员为负责人的科研团队2005年承担了由葡萄牙海洋研究所牵头的中国欧盟国际合作项目(EU INCO-DEV Contract NºINCO-CT-2004-510706):海岸带复合系统中的生态养殖研究(总经费190万欧元)。主要承担描述和模拟汇水区对海岸带的环境压力,包括压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资料也用于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型。目前已开展了通过分析流域特征,进行流域压力评估和建模;通过沿岸系统基线的确定、海湾水质和输运模拟,建立DELFT 3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通过模拟养殖生物生长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Shells模型等研究,为海岸的生态和养殖提供了优化模型,促进了海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以王春琳教授为负责人的科研团队承担了曼氏无针乌贼生产性全人工育苗、放流与养殖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宁波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和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率先攻克了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的世界性难题,累计育成苗种40余万尾,增殖放流10余万尾,推广养殖面积200多亩,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目前正在向产业化目标推进。浙江省“信息与通信工程”重中之重学科,以徐铁峰教授为负责人的科研团队承担了“精密模压用透红外硫系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研发”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系统研究了Ge-Sb-Se玻璃形成区和不同玻璃成分的转变温度,析晶温度,软化温度,机械性能等物化性质,并制备了尺寸30mm的Ge20Sb15Se65玻璃样品,测试其玻璃的透过曲线;玻璃的红外透过截至为16m,完全满足红外夜视镜头的光学要求。这些重大项目的承担标志着我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近三年,我校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2项,项目涉及国家两大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预研项目、国家发改委重大攻关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和国家软科学项目等。其中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经过几年的建设,充分显示了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共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占全校总数的42%;2007年3个学科均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实现了在我市自己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目标。
二、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以及培养和聚集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科研基地。学校在浙江省和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础上,以提高层次水平为目标,围绕地方产业和博士点支撑学科的发展需要,积极整合资源,筹集经费渠道,加大平台软硬件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高层次创新平台立项建设。学校已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9个,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个,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依托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目前承担了3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并已取得了多项阶段性的科研成果。郑岳青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已研究合成90余种新型配合物和10种具有非中心对称的晶体物质,并建立了三种晶体的生长方法和晶体倍频测试系统,申请发明专利2项。刘新才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各向异性纳米双相稀土永磁材料”,在低稀土纳米双相高性能永磁块体材料、各向异性高性能磁粉、高性能粘结磁体的制备技术上开展了技术攻关,已研制专用设备6套,申报发明专利5项。
依托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研发嵌入式音视频电子通信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数字音视频电子与通信终端产品为重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多媒体通信产品开发平台,以移动音视频通信终端、嵌入式音视频电子产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多媒体通信产品科技成果工程化验证环境。中心已获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部委级项目和15项省科技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2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2项省级科技成果奖,产生了近亿元经济效益。先后有深圳、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的企业与中心建立委托开发、合作开发或购买技术版权等联系和合作。依托宁波市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严小军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艰苦攻关取得的“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发明了饵料植物联体恒流光生物反应器、饵料动物防污染培养反应器,实现了规模化高密度连续生产;建立了脂肪酸甾醇连续分析、醛酮糖差异衍生分析新方法,解决了饵料生物营养效价不明的问题;提出了群落演替种质分离技术,解决了种质采集困难、种质稀少的问题,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饵料生物种质库;研究开发了国内领先的水产饲料双轴挤压全熟膨化加工工艺及后喷涂等技术,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依托浙江省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形成的“固体中非线性弹塑性加-卸载波和粘弹性波的传播”成果,在加-卸载边界的传播规律及其描述方法、应力波诱导的表面裂纹损伤区产生规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建立了新的弹塑性纵波和横波相耦合的传播理论和梁在横向冲击下的新的动态剪切失效的“移行剪切铰”理论,首创船撞桥柔性耗能防护装置应力波分析设计,率先开展了鸟撞飞机风挡和机翼的冲击实测研究及应力波效应分析等,培育了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使该成果蕴积了雄厚的竞争实力,获2006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三、凝聚科研团队,增强创新实力
纵观著名高校各类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不难发现,科研团队已越来越成为普通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对宁波大学来说,科研工作要上水平,上层次,其难点恰恰在领军人物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为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学校确定了“人才队伍引进与培养并举,以引进为主”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投入引进经费1800万元,为引进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安家、科研启动费、实验室建设和子女入托就学等工作生活条件,共引进省、市特聘教授6名(其中省“钱江学者” 4名,市“甬江学者” 2名),“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项目研究教授”等200多名。学校还积极争取“宁波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设立专门人才基金,2007年3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包陪庆女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宁波大学共同出资3500万元,设立“包玉刚讲座教授基金”,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来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科研力量,为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融入地方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要扎根和熟悉地方,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地方高校的科研只有适应地方发展需要,才能做出贡献,推动地方发展,体现办学价值和获得发展的动力。为此,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广大教师与企业联合攻关的纵横向科研项目大大增加,到地方、到企业去寻找科研项目,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立地”意识日益提高。 2004年,学校科研经费达7700万元,其中来自为地方服务的课题经费达40 %。2006年科研经费达1.25亿元,其中新立横向项目485项,立项数比2004年增长11%,横向经费6090万元,比2004年增长44%,其中合同金额在5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达29项。信息学院杨鸣研究员受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开展了全自动显微镜控制系统的研制,解决了图像的自动快速聚焦,显微镜自动化智能控制载物台技术中多个关键技术问题,使该全自动显微镜控制系统可依据显微图像的变化特点自动调整算法内容,缩小系统对切片内容的限制;同时采用基于波形信号分析的硬件聚焦技术,不增加任何光学结构,使聚焦速度达到1s(<=)。并具有精度控制、图像拼接、图像融合等功能,可广泛用于显微图像分析、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显微教学和实验室研究等领域。建工学院宋晓刚老师受宁波市建筑安装管理处委托进行了建筑管理处内部管理系统研究开发,研究成果适应了建筑行政管理信息化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效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
近年来,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对接需求,转变研发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标志着学校服务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