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东区委、区政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建设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工作要求,坚持“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大力推进爱心超市社会互助平台建设。通过三年多的建设,我区已逐步建立起统一、便捷、高效的爱心超市社会互助平台,爱心超市已成为困难群体特别是政府专项政策未涵盖的对象接收救助和援助的新平台,成为有致于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新窗口。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三个到位”,为爱心超市工作铺路搭桥
1、组织领导到位。我区于2004年3月在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成立全区第一家爱心超市,开始探索爱心超市工作。爱心超市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互助制度,为困难群众搭建了新的救助平台,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爱心超市建设。2005年就把爱心超市列入为民办实事“三心工程”之“暖心工程”。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同时以召开爱心超市现场会、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及时总结、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推进爱心超市建设。为进一步推动爱心超市建设,今年区政府还将此项工作列入了政府办实事十项工程之一,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爱心超市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各街道、相关部门及慈善、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群团组织都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爱心超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切入点,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落实措施,共同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形成了“区委、区政府支持、民政部门牵头操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困难群体普遍受益”的工作格局。
2、政府推动到位。在建设初期,全区各级对爱心超市进行了积极的支持,通过“四个落实”不断加大政府推动力。一是落实场地。目前爱心超市用房及有关办公设备都是由街道通过腾房、租房等提供,现全区爱心超市共有占地面积816平方米;二是落实工作人员队伍。各爱心超市服务点都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其中13人还纳入了公益性岗位;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对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四是落实资金。区、街道财政都建立了爱心超市工作专项经费,确保爱心超市工作顺利开展。
3、舆论宣传到位。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广泛发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涌跃捐赠爱心物品和资金。以开设电话预约上门捐赠服务、增开社区“爱心直通车”、设置社区“募捐箱”、“物件募捐筐”等形式方便市民的家庭捐赠。2005年至2007年我区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都有社会力量参与到爱心超市爱心大礼包发放活动中,三年来,共发放爱心大礼包2500余份,惠及困难群众2万余人次。今年初,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团区委三部门还联合发动了“爱的互动”义演,并进行了区级爱心超市调剂中心首次集中调剂,共有部队、企业、民间组织及个人代表30多个参加了此次调剂,捐赠的物资折合价值30余万元。二是探索爱心激励机制。建立政府及社会的爱心褒扬机制,通过刊登爱心事迹、授予爱心证书、开展爱心评比、发放爱心通报、公布爱心榜等形式,达到褒扬爱心,加大宣传的作用,逐步使爱心超市成为发布爱心信息的权威机构。
二、打造“三个平台”,拓宽爱心超市工作覆盖面
1、打造实体爱心超市服务平台。目前我区已建设63个爱心超市(爱心货架),社会捐赠物资调配的三级网络正式形成。区级成立爱心调剂中心,负责调剂并指导全区范围内爱心捐助、志愿服务,及信息发布等工作;各街道成立了爱心超市总站,负责和区爱心调剂中心的信息沟通,及全街道范围内的物品捐助工作;各社区设立了爱心超市分站或爱心货架,随时接受社区内居民的捐赠,并落实各类爱心救助和援助。全区各爱心超市服务点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名称和标识、统一捐赠箱、统一货架、统一凭证、统一账卡栏。
2、打造爱心超市网络平台。设计了爱心超市信息工作平台,通过完善捐受信息资料库,规范捐赠工作流程,提高爱心超市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建立了爱心超市服务热线,形成统一管理的通信网络体系,并依托市114号码百事通搭建爱心超市服务平台热线,提供24小时总机服务;在东柳、白鹤等街道建立起网上爱心超市,通过网络实现网上捐赠、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互动交流、网上表彰等各项工作,使爱心超市从重实体超市向实体、虚拟超市并重的方向转变,做到实体超市和虚拟超市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3、打造志愿者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组织志愿者到爱心超市参加义务劳动,接受爱心捐款、赠物,对物品进行登记、整理、消毒、检修、上架、赠送等工作,以解决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弘扬“受助者助人”的社会新风尚,提倡回馈社会,体现“共助、互助”精神。鼓励和发动接受救助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奉献爱心,如提供义务劳动、参与募捐活动、宣传爱心超市理念等;将爱心超市建成低保家庭公益劳动基地,引导组织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者在超市进行劳动,到一定时间可领取爱心物品或资金作为鼓励。
三、建立“四项机制”,确保爱心超市社会互助工作取得实效
1、建立日常性工作制度。完善三项制度,保障爱心超市有序运行。一是服务制度。通过明确爱心超市救助对象、救助形式、救助程序等实现高效服务;二是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物品募集、管理、估价、派发等机制,实行准企业化管理,保障爱心超市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监督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接收、分配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维护捐赠者权益,保护捐赠者参与热情,确保社会捐赠工作健康发展。
2、建立物资储备长效机制。通过“三个抓”不断提高爱心超市物资储备能力和流动速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政府资源抓整合。进一步协调与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的关系,创造条件开办各种不同形式的爱心超市专区。如开办“爱心超市红领巾专区”,将未成年人捐赠出来的多余文具、书籍乃至玩具资助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和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二是企业资源抓重点。对热心于公益事业的重点单位实现会员制,拟定相应权利和义务,并在爱心超市设置捐助专区,单位每年定期捐赠一定金额或物品。三是居民资源抓亮点。以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加入爱心超市互助队伍,大力宣传其中的好人好事,以点带面,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3、建立定期开展爱心系列活动机制。多年来,我区为推进爱心超市建设,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建立了定期开展爱心系列活动机制,基本做到每月有一次专题活动。如给困难群众送爱心大礼包活动,组织有演出特长的志愿者开展爱心义演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加爱心结对活动,以“爱心献给老年人”、“爱心送给外来务工者”为专题的爱心直通车活动,以“春天的礼物”、“春天的问候”为主题的为困难学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送文具、送绿活动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活动中我区注重四个结合:一是有形与无形相结合。与普通的爱心超市不同的是,目前我区爱心超市捐赠的物品已不仅仅限于实物,而是拓展到了服务领域,如为困难家庭提供家教、电器修理等志愿者服务。二是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爱心超市除在固定地方设点外,还以爱心直通车形式,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在各社区各单位接受捐赠和提供救助。三是实体与网络的结合。通过设立有人、有物、有固定场地的超市实体及网络虚拟爱心超市为捐受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会互助服务。四是被动与主动的结合。通过捐受双方“你助我受”定人定主题的被动方式和“按需择助”的主动方式相结合,拓展爱心超市的服务功能。
4、建立民间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针对爱心超市存在货源不足,参与不广等问题,我区在完善现有爱心超市服务网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民间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区社会互助统一名称和标识,对爱心超市实行统一品牌管理;组建了由爱心单位和个人组成的“爱心同盟”协会,对爱心超市服务网络实行民间化运作。通过统一、快捷、高效的工作网络,使生活在江东区的各类群体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各类成果。
我区的爱心超市社会互助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工作,开拓爱心超市社会互助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