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有水小河满。在浙江,持续跃升的经济总量和日渐提升的经济质量,助推着民间财富的不断累积。
2002年至2006年,随着我省人均GDP从16505元到31684元的快速增加,老百姓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16元提高到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940元增加到7335元。由此可以看出,我省城乡居民正共享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红利”。
张先生是杭州饮食服务公司下属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公司在2002年改制后效益越来越好,他的月收入从5年前的1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元。原本为同事的妻子在公司改制后下岗,但很快通过进修又在一家私营企业谋得会计工作,她说:“我们曾经很惶恐,可现在心里很踏实。”
这几年,我省国有和民营企业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发展,活力更强,效益更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占了其总收入的七成,比去年增长9%。
湖州市埭溪镇贯边村50岁的农民鲍永根,最近正忙着学电脑,下个月他还准备购置一辆小轿车。近几年,鲍永根的茶叶生产越来越兴旺,他用赚来的钱和亲戚合办了一家纸箱厂,家庭年收入二三十万元。
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近几年,我省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省出台的全面免征农业税、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等惠农政策,使得专事农林牧渔业的纯农户收入也以年均7%的速度快速增长。加上不断增长的股息红利、土地征用补偿金、租金等非经营性收入,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切实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始终是政府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我省的最低工资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涨船高”,去年最高档提升到了750元,在全国位居前列。同时,我省率先以立法形式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付标准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调整,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并逐步把农村纳入“低保”范围。
收入增长了,老百姓生活也随之精彩:出国旅游、休闲娱乐、电脑汽车……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人们对未来更是充满着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