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围绕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全力以赴做好十方面工作。其中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报告审议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了代表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多管齐下增加农民收入
林光成代表 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坚持产业联动促增收,转移农民促增收,提高技能促增收,政策扶持促增收,多管齐下,加快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陈志校代表 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要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性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曹明代表 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增强村级经济活力的有效途径,要尽快确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律主体地位,有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可以探索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向股份公司发展。
袁信军代表 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设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新饭碗”。发展“农家乐”可以帮助农民多就业、多赚钱、多增加收入。要突出农家生活情趣和地域文化特色,加大政策激励和扶持。
范建军代表 要以土地流转为重要手段,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向规模要效益,向专业化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
营造怡人宜居的农村环境
吴祖楣代表 要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休闲观光、生活体验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
竺兆英代表 要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大力推进河道、生活污水、垃圾等治理,以及清洁美化、环村绿化工作,努力营造怡人宜居的农村环境。
王振达代表 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生态高效农业的孵化器和展示销售窗口。
王荣定代表 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安全农业,强龙头、建基地、创品牌,着力建设有市场竞争力、能让农民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要方便农民家门口“找乐子”
陈斌荣代表 要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以创建和谐宜居家园为目标,树立文明道德风尚、文明生活方式,培养文明和谐意识。
吴寿国代表 要建设农村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社会稳定。通过繁荣农村文化,使村里“多一支队伍,少一桌麻将”,使村民“多一种品位,少一点庸俗;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无聊”,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汪建芳代表 随着农村群众求美、求乐、求健康需求的增长,要统筹城乡文化平衡发展,重视加强村落文化建设。
王建云代表 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要以宣传感召人,以文明教化人,以道德培育人,建设好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进法律、科技、文化进农村。
农民素质培训要走到田间地头
叶显进代表 农业技术培训要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适应。现在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能力比较差,农业技术培训应走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
胡海峥代表 新农村建设要引导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组织实施农民素质教育,深化文明和谐家庭、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
陈国军代表 要拓宽农村干部的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培养,大力推进“大中专学生村务工作者”计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潘晓春代表 要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作为着力点,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发挥村级主体作用。
让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陈炳水代表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反哺力度,坚持在政策上向“三农”倾斜,迅速提高农民收入;加大乡村公路、农村电网、农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高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积极改善农村饮用水环境,提升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
戴国华代表 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更快融合、农村更好发展,农民更多得益。
黄利琴代表 建设新农村要多管齐下,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运行机制和城乡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进一步延伸。
叶继松代表 要加大对中心镇的培育力度,建立健全加快中心镇发展的体制机制,把中心镇建设成为特色明显、功能各异的小城市。
陈臣辉代表 在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综合治理。
胡国良代表 要深化“联镇带村”和“农村经济顾问”制度,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合力。
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王必恒代表 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在劳动用工中,要善待农民工,同工同酬。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增强他们自主择业能力,保证在择业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要关注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张爱琴代表 要营造和谐、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化解外来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压力。加强市、县、乡三级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机构建设,加快设立专门的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改进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 (记者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