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部分贫困农民生活艰难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是目前我市欠发达镇乡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十一五”期间,宁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十分关键。围绕如何推进欠发达镇乡村加快发展,代表们纷纷结合工作实际献计献策。
大力培育生态经济
近年来,为保护山区环境,各地都不再鼓励山区乡镇引进工业企业。即使现有的企业也在逐步外迁。据统计,仅奉化大堰镇近10年内搬迁的企业就有160家之多。企业外迁后,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但也为巩固壮大集体经济设置了难题。奉化市大堰镇党委书记柳一兵代表认为,山区发展应另辟蹊径,而开发生态经济是一个突破口。他说,今年,大堰将在建设高山西瓜、大蒜等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其中,生态工业着重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引进竹家具、竹炭、竹制品加工等无污染企业,提高毛竹的附加值。
继续梯度转移山区人口
加快山区人口梯度转移,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为此,我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适当补助”的原则,继续实施下山移民计划,鼓励高山(深山)、海岛及自然条件恶劣区域的农民向外搬迁。宁海黄坛镇党委书记鲍园存代表说,2004年双峰乡撤并之前,有人口近7000人。这几年,通过劳动力转移,现在已有一半人口长年在外创业,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建议,实施下山移民,除了要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政策之外,还要加强移民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支持欠发达镇乡村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就业劳务机构。各地农民培训和就业扶持资金要向搬迁移民户倾斜,同时要鼓励移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为低收入农户增收创造条件
调查表明,随着人口实现梯度转移,留在山区、留在原地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户,他们家庭生活困难,谋生能力差。因此,如何让这部分低收入农户增收,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余姚市鹿亭乡党委书记张志中代表说,鹿亭乡正着手落实“关注三留守工程”,即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困难弱势群体及少数民族群体。深入调查摸底,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按照分类帮扶的原则,建立完善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机制。来自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建议,对尚有劳动能力但又缺少致富门路的生产型贫困户,要在发展生产上给予重点扶持;对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要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慈善组织、帮困救助基金会和群众互助制度的作用,进行各项补助。
结对帮扶汇聚合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市扶贫办主任范文英代表认为,根据新的工作任务,要提出新的帮扶措施。通过项目合作、资金扶持和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等办法,实行发达镇乡与欠发达镇乡结对帮扶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结对帮扶欠发达村和特困农户,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争取到2010年,大部分欠发达镇乡村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记者孙吉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