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头条 | 专题 | 对 话 | BO播报 | 时评 | 调查 | 精贴 | 财经 | 长三角 | 娱乐 | 图片 | 体育 | 宁波帮
专题首页 | 县市区书记访谈| 党员风采 | DV看社区 | 新成就 | 新生活 | 代表之声 | 媒体聚焦 | 各方评论| 党的建设 | 代表博客 | 论坛
 
宁波科教卫事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7年03月21日 15:53

  宁波高层次人才快速增长

  中国宁波网讯从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继续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科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极大提高;在教育方面,成功地解决了师资质量、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两大根本性问题,实现了基础教育等六大跨越;在医疗卫生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就医难”问题有了较大改观……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极大提高

  继2006年中银电池公司一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我市获国家科技奖的历史性突破后,今年年初,宁波路宝公司和宁波大学又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还有5个科技项目被列入2006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获得国家经费补助2044万元,超过“十五”期间我市获得“863计划”经费补助的总和。

  去年,我市授权专利总数达6056件,比2005年增长51.9%,提前两年达到年专利授权量6000件的目标。去年的专利申请量也首次突破1万件,比2005年增加34%。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的大幅攀升,凸显我市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这些自主创新领域的突破和进步,得益于我市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后,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近几年,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兵科院宁波分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院大所,使我市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实现零的突破;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得到突破,已累计建设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63家,其中省级80家,国家级企业工程中心也从零发展到现在的5家;此外,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29家与我市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其中省级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快速成型服务中心、大型仪器共用网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我市加快集聚。通过观念创新,政策创先,机制创活,载体创特,服务创优,我市人才整体环境不断优化,正朝着人才广聚博纳的“开放港”、合理流动的“自由港”、成就事业的“创业港”和区域性人才高地的目标迈进。全市人才总量已从2001年的32.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3万人,年均增长10%。教育:解决两大问题实现六大跨越

  这几年,教育系统致力解决师资力量、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两大根本性问题,成功地实现了六大跨越,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全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高学历比例分别提高到80.8%和76.1%,在全省处于前列;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大幅提高,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分别提高到494人、2000人。一支高校、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形成,全市现拥有中小学名师157人,特级教师176人,享受正教授级待遇的中小学高级教师36人。

  教育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走多元化、多渠道办学之路,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与此同时,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不断得到创新,尝试“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使经费短缺的困难得到较好解决。

  基础教育实现从普及9年义务教育到普及15年教育的跨越,在全国率先普及了从学前三年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教育;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4%,全市高校增至15所;中职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跨越;公民教育实现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跨越,基本构建起由市、县、镇、村四个层次和学校、行业、社区、网络四大系统组成的成人教育体系,共拥有3个全国级社区教育实验区、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24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民办教育实现从无序发展向有序发展的跨越,全市共有民办学校1619所,拥有资产35.4亿元;办学方式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跨越,与诺丁汉大学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得到加强,来甬就读的国外学生逐年增加。卫生:“就医难”有了较大改观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其中鄞州人民医院、鄞州第二医院和明州医院已投入使用。卫生资源继续保持较快增加,每千人(户籍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医生数和护士数分别为3.58张、2.61人和1.8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26张、0.24人和0.28人。大力扶持社会资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社会办医稳步发展,全市已批准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总数2875张,实际开放1284张。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95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农村达85%以上。35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全市123家乡镇卫生院也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3年来累计投入3.99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79家乡镇卫生院通过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

  医疗费用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机构每门诊人次费用为102.46元,比上年增长0.66%;每住院床日费用为551.39元,比上年增长0.61%,增长幅度均为历年最低水平。

  同时,积极吸纳、引进高素质医疗人才,卫生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1998年至2006年引进各类医疗卫生人才537名,其中博士、硕士313名,高级卫生技术人才(副高职称以上)228名。医学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至今有3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学科完成了第二轮市级重点学科建设,5个实验室成为省市重点实验室。去年年初,李惠利医院和市第一医院同时跻身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结束宁波无三甲医院的历史,表明我市医疗水平又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记者沈朝晖陈敏

稿源:   编辑: 庄伊岚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宁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式
唐锡尔
夏慧星
王延勤
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