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3月9日分别参加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一些团组的审议和讨论。>>详细|视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邹声文) 3月9日上午9时许。人民大会堂广西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广西代表团,同80多位广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审议。总书记的到来,使代表们的发言更加踊跃。
“下面我来发个言。”伴随着浓浓的乡音,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莫文珍向总书记简要介绍了村里的情况,随后对总书记说:“现在农民的日子好了,但还面临一些问题。”
莫文珍所在的村原来地处大石山区,乡亲们生活十分艰难。在党和政府帮助下,这个村整体搬迁,村民们异地安置到一个扶贫开发点。村名虽然没有改变,但年人均收入却从搬迁前的157元提高到去年的1860元。
2002年,胡锦涛到广西考察工作时,曾专程去看望从大石山区搬出来的莫文珍和乡亲们。此后,胡锦涛一直牵挂着他们。
“老莫,您看都有哪些问题?”望着55岁的莫文珍,总书记亲切地问。
“现在我们那里农村主要有‘五个难’。首先一个是行路难。”莫文珍回答。
“老莫呀,到行政村的公路都通了吗?”总书记接着问。
“现在主要是到村屯的交通问题。村屯道路不好,农民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没办法运出来,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腿。”
总书记一边听,一边记在笔记本上。
莫文珍接着说,“第二是用水难。用水难有两个:一是饮用水难,二是生产用水难。”
“广西不缺雨水,能不能把雨水存起来?”
“有些地方这样做了,但还有些地方没解决。”
“原来的饮用水源呢?”对饮水这样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事情,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
“干了。在我们那里,水井一般到十一二月份就干了。”老莫回答说。
“广西有许多地方是喀斯特地貌,雨水虽然多,但存不住。”区党委书记刘奇葆解释道。
“应该想办法,通过建水窖等方式解决缺水问题。”总书记说。随后又关切地询问,“去年国家投入资金解决了3000万人的饮水问题,也给广西安排资金了吧?”
“给了,广西去年解决了100万人。”熟悉情况的代表回答说。
“今年还有安排吗?”
“今年加大了力度,要再解决200万人的饮水问题。”
总书记听后点了点头。
“另外一个是上学难。”老莫接着提出“第三难”。
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农村逐步推行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许多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孩子又回到校园。
“现在上学难在哪里?”老莫的话引起了总书记的极大关注。
老莫解释说:“过去我们每个村都有几个教学点,现在学生少,需要合并。合并后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室严重不足,二是一些孩子上学要走十几公里。”
听到这里,总书记说:“现在,一些地方适龄孩子少了,对教学点作相应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办学一定要从农村、山区的实际出发,一定要真正为孩子们上学着想,科学安排教学点。该撤并的教学点,一定要撤并;不该撤并的,哪怕学生再少,也要保留下来,并想办法把教学点办好,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们上好学。”
胡锦涛请老莫接着说别的“难题”。
“在农村,农民治病、养老同样存在问题。一些地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搞起来,一些农民养老没有保障。”
“你们村有没有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书记关心地问莫文珍。
“正在搞试点。”
“覆盖面大不大?参加的人多不多?”
“我们那里都参加了,但还有些地方没有。建议国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在听完8位代表的发言后,胡锦涛说:“大家对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我们想到一块儿了。”
“近年来,中央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年农村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胡锦涛在他的发言中,一一解答了莫文珍提出的“难题”:
——“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强农村道路、水利、能源、通信、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
——“要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我们要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一开始水平不可能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提高,将逐步提高标准。”
——“要继续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有效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重点扶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
总书记的一席话,在会场里激起了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