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太多形形色色的饭局,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岁末的年夜饭。与传统在家准备年夜饭不同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外面吃年夜饭。原因不外乎去饭店吃既可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更可省事方便。对于已经预定好年夜饭的市民来说,现在的心情一定很复杂:担心受骗又充满期待。但饭店真的可以让人放心消费吗?记者近日采访了京城几家酒楼的负责人和消协工作人员,揭秘年夜饭的8大陷阱。
口头陷阱
老板笑脸藏杀机
望着满座宾客,老板的一脸笑容里多多少少暗藏一些“杀机”。北京某港式酒楼的大堂郑经理告诉记者,消费者由于对年夜饭的一些情况不了解,多数只是预定餐位,而对一些具体服务内容比如饭菜的数量、规格等问题都没有与商家协商好,或者即使协商好了,也只是口头约定,到时候店家如果“变脸”,消费者要想找地方评理,连个证据都没有。
鲜货陷阱
冰冻鸡鸭降成本
目前不少饭店已经开始储备水产, “大年夜,饭店出去采购新鲜水产,成本就高,现在每公斤可能只有四五十元,到了除夕前后,每公斤就要150元左右。”因此一些有冷库的饭店都会事先储存大量的水产。同时,包括鸡、鸭、肉,甚至是蔬菜,商家都有各自“保鲜”的小动作。提前把鸡鸭冰冻,把蔬菜浸泡在药水里,目的就是“保鲜”。
重量陷阱
报价份大上菜小
“年夜饭的餐桌上,短斤少两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某私房菜管负责人宋女士给记者举个例子:该用200克海参烹制的菜肴,一些饭店只用100克。或者菜单上是整鸡,端上来的鸡却缺胳膊少腿。还有“水煮鱼”里边,配料豆芽、粉条、白菜多而主料鱼少。同样是8荤4素,很难察觉分量上的细微差别。宋女士说,“现在很多酒店进的草虾、龙虾都是“干货”,袋子里没有半滴水,只有干冰、氧气和草绳。当天只要将草虾倒入了鱼缸,这些“干货”就变“湿货”了,上秤一称最起码多2两水。消协工作人员表示,餐馆报价时,报的是大盆分量的菜价,厨师私自将大盆分成小盆。这种现象在年夜饭中很常见。
免费陷阱
巧立名目多收钱
一些酒楼在消费者预定年夜饭时没有说明具体收费情况,而在消费者实际就餐消费时巧立名目收费,一杯茶、一块热毛巾、一包餐巾纸,或许还有一小盘花生、酱黄豆之类的开胃菜都要消费者掏腰包。某些餐馆为招揽生意,刻意打出免费消费的噱头。但事实上,这些免费都是有条件的,如在消费者消费达到一定数额的基础上免费赠送一定数量的啤酒,或者以低质酒水供顾客饮用,表面看着很实惠,孰不知该部分成本早已成菜品中挣出。
菜名陷阱
青菜卖出荤菜价
春节时店家赚钱心切,大部分饭店推出的年夜饭是事先准备好的菜单。绝大部分菜名好听,但吃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比如提前预定时,将黄豆芽说成如意菜,小青菜加几个蘑菇的菜说成安乐菜,虽然只是换个名字,青菜的价格却比荤菜还贵。消费者在预定时往往只注意菜名,普通菜也就在“讨口彩”声中悄悄涨起了价,顾客吃了哑巴亏。消协提醒市民,提防饭店借讨口彩提价现象。
服务陷阱
吃饭像挤公交车
据一位从事餐饮业经营8年川菜店的刘师傅告诉记者,因为除夕客源过多,为了牟取暴利,饭店会加桌。多数消费者事先并未考虑到就餐环境,结果本该享受的舒适用餐环境没了,饭店里摩肩接踵,相互说话也要扯着嗓子喊,如此种种只会使消费者花钱买罪受。而据消协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吃年夜饭的人较多,生意好的饭店还要翻桌,使得饭菜质量和卫生无法得到保证,有时还吃出杂物来;一般除夕夜及春节期间饭店人手紧张,不少饭店会临时招收没有培训过的闲杂人员,如果管理不严,往往会出现卫生工作不到位、生菜、碗盆洗不干净的问题。
上菜陷阱
整桌面对空盘子
除夕夜,饭店为了节省时间多做几桌订单,要么所有菜一次上齐,一桌菜很快就凉了;要么上一道菜要等大半天,整桌人对着空盘子发呆。此外,某川菜店的刘师傅告诉记者,年夜饭的味道大多跟平时不一样,饭店平时有时间慢工出细活儿,但准备年夜饭时,满满的几十桌甚至上百桌,造成酒店严重超载,几份、十几份的菜一起烹制也不足为奇,因此出现上菜时间不均匀,味道也大打折扣。
定金陷阱
半路涨价没商量
半月前,张女士在北京某饭店预定一桌年夜饭,当时仅是口头协议并交了定金。谁知,几天后该饭店通知张女士,说是年底菜价、原料都涨了,因此之前约定好的餐费价格要涨一倍。张女士指其做法不当,饭店则表示,如果觉得不划算,这桌另换他人,算你主动放弃,张女士的定金只能打水漂儿。后来张女士向有关方面投诉,但苦于拿不出证据,只能不了了之。消协指出,预定年夜饭时,不少饭店要事先收取一定的定金,因此消费者交定金时,应先约定违约责任。据《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