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6:为警方的年度人物、年度事件,做出您的选择,您的点评,以及您的喝彩——

2006年度宁波公安十大新闻评选启动

  由宁波市公安局、宁波晚报、中国宁波网联合举办的2006年度宁波公安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将评选出10个宁波警方的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围绕构建“平安宁波”与和谐社会的大局,为公安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2006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在各项工作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投票,凡参与投票的网民均有机会获得价值500元的大奖。

 
候选事例:
1.“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宁波公安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事件】2006年宁波公安破案数、抓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数和追逃数比上年分别增加0.9%、56.5%和14%;破案总量居全省第一;百警治安拘留数高居全省首位;命案破案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6.1%;五类案件破案率达到100%,七类案件破案率达97.9%;发案总量保持稳中有降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维护宁波社会稳定这一总目标,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强化打击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全面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保证了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市统计局专项民意调查,社会安全指数处于总体比较安全的区间,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增长,市民对我市社会总体和谐程度的基本满意率达98.1%,对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指数达80.01分。 
  
2.何利彩先进事迹感动甬城
  【事件】一封写给公安厅长的感谢信,引出七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顾重刑犯家人的温情故事。由此,一个播撒爱心、真情助困、执法为民,谱写“警民和谐之歌”的基层民警——何利彩,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得到持续报道,反响巨大。何利彩的身上,既体现了新时期公安民警保稳定、求和谐的职业价值取向,又体现了公安工作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标准的更高要求。“她是我市构建和谐社会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如是评价。 
  
3.宁波公安基层所队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事件】2006年11月7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江北交警大队、巡特警支队巡逻大队和镇海区看守所,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先进典型单位,我市公安基层所队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2006年是公安部确定的“基层基础建设年”,宁波市公安局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置于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地位,在保持“一体四化”发展战略延续性的基础上,着力“完善三项机制、推进三化建设、实现四个突破、强化四项保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肯定。其中,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车管理所被评定为全国优秀车辆管理所。全国仅有宁波、成都、北京三个车管所获此殊荣。

  
4.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事件】2006年,市公安局先后派出3批13支基层执法质量服务队,深入基层所队,与基层民警同办案、共执法,得到了基层执法单位和民警的一致好评。市公安局法制处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基层执法质量服务队工作先进组织单位。2006年以来,我市各级公安机关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执法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执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中,宁波名列全省第一,宁海县公安局、宁波港公安局入选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5.宁波公安正规化建设全国示范
  【事件】宁波公安不断强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意识,把正规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线来抓,充分发挥宁波公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不断强化措施,狠抓组织机构、思想政治、教育训练、执法执勤、内务管理、监督制约和警务保障等七方面的正规化建设,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机制和体系,努力按正规化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推动公安工作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发挥公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宁波市公安局正规化建设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50个正规化建设示范公安局之一,2007年将率先达到正规化建设示范工作目标。
  
6.警力下沉,科学布警,基层勤务机制改革全面推进
 

【事件】2006年,市局机关和县(市)区公安局机关下沉警力304名到基层所队工作,基层一线和实战部门警力占总警力比已达88.34%。同时,为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强化动态巡逻防控效能,市局对市区巡逻和接处警工作进行了调整:新的工作机制实行接处警与巡逻相对分离,接处警工作由市区派出所承担;市局巡警支队、分局巡警大队、派出所安排警力开展三级巡逻,遇有重大紧急警情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使用,专业化巡逻和网格化巡逻有机结合。自4月份调整以来,巡警支队和六区分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逻,市区民警专业巡逻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增加333.2%。

  
7.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事件】2006年11月,公安部给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荣记集体一等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构建和谐交通为目标,调整思路、创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交通管理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成了四级交通管理网络,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工作格局;交通安全管理“三延伸”模式得到了中央、部、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三年下降,未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历年来,先后荣获畅通工程“全国一等管理城市”、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安系统“讲文明、树新风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8.10个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派出所,社区警务、农村警务战略全面推进
 

【事件】2006年7月,我市的东柳派出所、梅林派出所、峡山边防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公安(边防)派出所,至此,我市共有10个派出所成为一级公安(边防)派出所。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派出所等级建设,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配套的社区警务机制,同时主动将社区警务战略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地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区域警务建设,有效实现了警力下沉、阵地前移、严密管理防控、密切警民关系的建设目标,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

  
9.严密四张城市治安防控网络,社会安全度有了新的提高
  【事件】一年来,宁波警方依靠党委政府,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把防控工作纳入到“平安宁波”建设中,以平安镇乡(街道)、平安社区、平安海域、平安车厢等系列性创安活动为载体,推进综治中心、社区警务和农村区域警务的建设,织严织密治安防控“四张网络”:街面防控网络、社区防控网络、单位内部防控网络、科技防控网络,整合可资利用的一切资源,依托大投入,立足打防控,最大限度压缩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组建巡特警队和反街面犯罪专业巡防队,强化快速反应能力,努力提高打击实效,描绘出一幅以“大治安”理念为主导的城市治安防控地图,社会安全度有了新的提高。
  
10.警方、市民、媒体三方互动,大型警营开放周活动吸引甬城百姓
 

【事件】2006年4月,宁波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建设法治宁波,走进公安基层”大型警营开放周活动。活动采取热线报名的形式,邀请150名市民代表走进公安基层,了解基层单位和一线民警的工作情况,体验民警工作的酸甜苦辣。期间,宁波晚报连续8天,全程报道此次活动,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形成警方、市民、媒体的三方互动,产生巨大轰动效应。开放周活动时间持续之长,媒体报道强度之高,走入基层范围之广,在我市公安都是史无前例的。

  
11.“警民恳谈·问计于民”——公安局长通过网络与市民对话
 

【事件】“沟通·携手·和谐”——我市警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恳谈问计活动,加强警民沟通,倾听群众意见,促进公安工作,构建和谐宁波。12月13日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巫波伦等领导参加了由中国宁波网组织的《对话》栏目互动活动,通过网络与市民畅谈了打造平安宁波、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话题,视频直播期间节目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每分钟达到3012人次,创下了《对话》直播点击量的新纪录。

  
12.民警朱亚龙执法时遭暴力袭警身负重伤
 

【事件】2006年9月11日,海曙公安分局江厦派出所民警朱亚龙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便上前盘查。盘查中,该男子突然重击朱亚龙头部。遭到突袭的朱亚龙顶住剧痛,奋力抓住该男子,途中又遭其同伙暴力阻扰,该男子乘机逃脱。朱亚龙一边呼叫支援,一边紧紧抓住为首凶犯。经检查,朱亚龙脑部颅骨凹陷骨裂,颅内大量出血,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脱离生命危险。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以故意伤害罪、妨碍公务罪起诉。朱亚龙光荣负伤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上千名群众自发到医院看望慰问朱亚龙。

  
13.宁波市被公安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称号
  【事件】2006年1月,公安部、科技部做出决定,授予宁波市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称号。自2004年6月我市被公安部、科技部确定为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后,全市公安机关积极贯彻“抓建设、重应用、强管理、增效能、提素质”的创建工作思路,不断深化落实创建措施,依托人才优势和经费优势,在科技建设、应用和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服务了公安实战。
  
14.指挥中心十大子系统达到“全国一流、全省第一”
  【事件】2006年7月,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屏显示系统和接警指挥调度升级改造系统顺利通过市发改委专家组的验收。目前,该两项系统集成了大屏幕投影系统、交通智能控制系统、首长指挥系统、有无线合一调度系统、110、122、119“三台合一”报警系统、数字录音系统、GIS警用电子地图系统、GPS卫星报警系统、治安监控系统及专家决策系统等十大子系统,达到了 “全国一流、全省第一”水平。
  
15.二代证换发数量和质量名列全省首位
 

【事件】截止11月30 日,我市共受理第二代身份证1613013张,发放1670010张,提前完成了全年换发160万张二代证的工作任务。自2005年集中换发二代证工作以来,我市已累计受理二代证379.5万张,发放证件373.9万张,受理数占16周岁以上人口的79.2%,换证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

  
16.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集中整治成绩斐然
 

【事件】2006年6至9月我市治安部门在公安部和省厅统一部署下,扎实开展了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剧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专项行动。期间,共印制宣传品41万余份;收缴炸药82公斤、雷管6330枚、导火索2222米、导爆索549米,收缴各类非法枪支239支(含仿真枪75支)、各类子弹2514发,收缴管制刀具2334把;检查涉危单位1806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77份,发出勒令停业整顿通知书6份,督促当场落实整改290处。

  
17.出入境管理工作更上层楼,办理出国(境)人数创历史之最
  【事件】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公民出国(境)申请大幅递增,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全面推开按需申领护照工作,推出了“信誉直通车”制度。2006年全市共批准公民因私出国(境)167114人次,同比增加28.4%,其中批准出国36006人次,批准赴港澳130183人次,批准赴台925人次,创下历史之最。
  
18.“警警”、“察察”网上公开巡逻,网监工作全国前列
 

【事件】2006年6月,名为“警警”和“察察”的两个卡通“虚拟警察”和“网上报警岗亭”在本市主要门户网站和一些重点网站上亮相,这是公安机关创新互联网安全管理机制、依法公开管理互联网工作中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公安机关依法在互联网上公开值勤巡逻,确保全市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相继成功破获了“五洲迅驰网诈骗案”、“特大群发短信恐吓敲诈案”、“IP电话跨国诈骗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网上重特大刑事案件,并在公安部组织的全国360多个城市参加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演练中名列第一,市局网监支队网络案件侦察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2006年度全省优秀基层科队”的荣誉称号。

  
19.打黑除恶专项战果全省第一
  【事件】2006年,以陈永海为首的47名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成员被公开宣判,陈永海被判处死刑。此案系公安部“打黑除恶”挂牌案件。该团伙通过开设地下赌场、强行插手水产交易、烟草行业,以及在非法调解民间经济纠纷等方面,聚敛大量钱财。我市警方历经15个月的艰苦侦查,将陈永海一举擒获,由此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0余起。我市公安机关自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高度重视,协同作战,对涉黑涉恶势力展开“稳、准、狠”的专项打击,取得了显著战绩。在全省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考核中,我市公安机关名列第一。
  
20.严打多发性侵财型案件
  【事件】2006年7月25日凌晨,在市公安局统一指挥下,刑警、特警联手出击,分兵把守329国道及镇海通往市区的主要路口,截获企图再次以“驾车丢捡钱物”为诱饵诈骗作案的犯罪嫌疑人26名,缴获作案用的面包车5辆。经审讯,警方破获了诈骗案件100余起,其中17人被依法起诉。我市警方高度重视面广量大、直接侵害市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型案件侦破工作,相继开展了“铁拳”行动、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摧团伙、整窝点”打击侵财型犯罪专项行动、“利剑”系列集中统一行动,破案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0%多,有效地遏制了案件高发的势头。
  
21.命案破案率创下历史新高
 

【事件】2006年,宁波警方根据公安部“命案必破”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侦破命案专项行动”,落实侦破命案的“一长双责制”,完善快速侦查、挂牌督办、串并侦查、专家会诊、缉捕逃犯等日常工作机制,形成“全警参与、全警联动、全警攻坚、全警作战”的侦破命案工作格局,2006年命案破案率达到96.1%,创下历史新高。引起市民广泛关注的“慈溪白骨案”、“观海卫一家三口被杀案”、“象山5.10杀人案”等重大命案,在我市警方行之有效的命案侦破机制推动下,迅速告破。

  
22.全国最大非法传销案之一在甬告破
  【事件】联球贸易(宁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传销事发于2006年4月,涉及全国22个省市,涉案金额12.4亿余元,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非法传销案之一。宁波市公安局抽调经侦支队和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公安分局的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侦查,成功破获此案。
  
23.一起涉爆案例入选全国特警十大经典案例
 

【事件】2006年1月26日16时许,巡特警支队一大队接市局指令,海曙区一公厕内发生爆炸案件,现场留有一爆炸装置未爆炸,要求速去处置。一大队排爆中队紧急启动已爆现场预案,到达现场后,按照处置原则,排爆队员将未爆炸装置转移至江东一工地内进行分解,成功处置了这起涉爆案件。这起案例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特警十大经典案例之一,系我省唯一入选案例。

  
24.破获“6·22”特大贩毒案
 

【事件】2006年6月22日,我市警方经过两个多月缜密侦查,成功破获“6·22”特大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高某,当场缴获毒品冰毒500余克、氯胺酮500余克及仿“六四”式手枪一支、子弹十七发、砍刀一把。经突审后,又成功抓获涉案嫌疑人杨某和陈某。12月21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杨某、高某被判处死缓,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5.严惩组织境外赌博“中介人”
 

【事件】2006年2月至10月,奉化先后有30余人被骗赴缅甸赌博而被扣为人质,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元。我市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查处,民警远赴云南边境,获取案件线索,调查事实真相。经过数月的侦查,警方成功抓获7名“中介人”,严厉打击了组织、引诱居民赴境外赌博的犯罪活动。

  
 
证件:
姓名:
联系电话:
EMAIL:
联系地址:
 

投票注意事项:

1、在您认为合适的候选条目左侧空格打“√”,最多不能超过10个。

2、投票截止日期为2007年1月31日。

3、凡是参与投票的网民均可参加“幸运投票者”的抽奖活动,幸运者将会得到价值500元的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