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12月20日下午,新民网分别与北大、人大的博士研究生以及活动的发起人取得联系,活动发起人王达山对新民网表示,要通过此联署文章“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见12月21日《新民晚报》)
面对“洋节”的汹汹来势与步步进逼,现在“家节”确实面临着“式微”的尴尬。为此,一些学者与民间人事,从保护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角度,或者呼吁“拔高”传统节日,或者呼吁抵制“洋节”。前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先生两年前在“首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就曾疾呼,“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使之“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后者则如此次北大、清华,包括人大的几位号召抵制“圣诞节”的博士。其实,不管是要人为“拔高”自己的节日,还是“贬低”或“抵制”别人的节日,都是有违文化发展规律,也是对自身传统文化不自信的一种极端表现。
“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现在在国内确实存在过热的现状,这从一方面与国人的盲目宠洋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洋节”中存在的与“家节”迥然不同的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先进性的因素有关——西方节日注重精神内涵,而中国传统节日则过于务实,特别是国人过节的方式更是“唯物主义”,缺少激情浪漫。想想,从端午节、中秋节到春节,哪一个节日不是与吃喝有关,有的现在还与请客送礼等腐败因素有关。这些习惯的形成,当然与中国早期农业社会中物质匮乏,丰衣足食、吃饱喝足成为祖先生存第一要务有关,但是,在现在人们物资生活已经获得基本满足,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却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国人过传统节日的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甚至逆向发展了一些糟粕的东西,如腐败和迷信。相反,西方节日大都是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从感恩、浪漫、狂欢等精神因素出发发展起来的,这在当今物质相对繁荣的世界当然有它的生命力与合理性了。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不断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冲突和碰撞中,逐渐进步演化来的。任何一个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也就是在不断兼收并蓄。盲目的排斥外来文化、或者人为地夸大自身文化都是有违文化发展规律,有碍文化发展进步的。即使是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外来文化,哪怕是一些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外来文化都是采取这种“拿来”的态度。近的如日本韩国,他们的一些节日其实都是从中国古代移植过去,有的一直保留至今。这丝毫没有影响其自身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更没有影响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
对于国人对“圣诞节”等洋节的“追捧”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人为的抵制,更不能粗暴“棒杀”。由于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闭关自守,对西方文化不甚了解,在打开国门后一下子对西方的节日文化的涌入缺少心理适应和前期免疫,当前出现的短时期内的过度沉溺心理与缺少理性的过度拥抱,正是类似一种人在饥渴后的“过度补偿”一样,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相信随着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更多的人会以理性和辨证吸收的态度对待“洋节”,并会不断吸收“洋节”因素来丰富充实“家节”。如此,洋为中用,共同发展,人类文化才会不断进步,日益丰富。
[作者:陆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