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广场演出让甬城百姓目不暇接。
(周建平摄)
精彩绝伦的舞台演出、丰富多彩的电影戏剧、方便快捷的文化信息、新颖启智的公益讲座……如今的甬城,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互相交融,国外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得益彰,一阕和谐文化之曲正在甬城大地奏响。高雅艺术浸润市民生活
近年来,政府的强力扶持使高雅艺术越来越成为甬城市民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去年,全市财政共补贴近500万元扶持高雅艺术的演出。今年年初,我市又出台了高雅艺术演出补贴办法,对国外正规院团演出经典剧目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补贴每场达5万元,还专门对当代题材戏剧和儿童剧创作进行补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财政投入高雅艺术的补贴资金达800万元,以确保各剧院能实行低票价运作,10元、20元的低票价,使被称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高雅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甬城市民是如此近距离地享受着高雅艺术的熏陶: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俄罗斯经典歌剧《沙皇新娘》,俄罗斯冰上芭蕾《睡美人》、《胡桃夹子》,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昆剧《班昭》、儿童剧《红领巾》等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走进了百姓生活;中国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国内外一流院团的演出就这样让市民抑制不住惊喜;马友友、李云迪等艺术大师的音乐就这样走进观众的心田。
群众文艺人人参与享受
我市群众文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每逢节假日,无论在剧院、广场、美术馆,还是在社区、村落、旅游景点,既有大型的演出活动,也有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今年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1000余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了“广场展演、影剧欣赏、展览展示、文化下乡、社区(村落)文化”五大系列数百项活动,20余万群众直接参与文化演出。“五一”、“十一”期间,广场、各大影剧院及各县(市)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展现了充满活力的和谐文化。“活力宁波”2006社区文化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由市本级、各区(县、市)、街道、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达500余项,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
随着国际茶文化节、浙洽会、开渔节、服装节、出口商品交易会、旅洽会、食博会、消博会等重大节庆展会的举办,热烈、喜庆、典雅的文化氛围更充分地展现在市民面前,一系列内容各异的文化活动让市民目不暇接,丰富着群众的日常生活。
电影戏剧注入农村活力
“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电影戏剧不仅给农民送去了欢乐,也使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为农村文化生活注入了活力。
至今年10月20日,全市财政共投入400余万元,在全市放映电影9600场,演出戏剧885场,观众人数达500余万人次。除了宁波原有的地方剧种越剧、甬剧、姚剧外,黄梅戏、调腔、淮剧、平调等剧种也走进乡村。上至高山,下至海岛,都留下了演出队和剧团的足迹。而今年农村电影放映的覆盖率更是高达89%,2660个村庄中有2368个放映了电影。
此外,农民文化艺术节通过文艺演出、民间艺术作品展、乡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农民在活动中充分展现才华,成为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也丰富和活跃着农村文化生活。
优秀文化信息充盈视野
我市已累计投入近5700余万元用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充盈着百姓的视野。日前,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教育与科研网、文化网已经延伸到户,只要点击其中的“文化共享”专栏,国家数字文化网上已上网的近百场著名专家讲座、300部电影、122部地方戏曲、30万幅图片资料、8万册图书、40万条期刊篇名及大量科普、农业科技和医药保健知识等就立刻展现在面前,国家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中列举的100万册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美术作品、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等也将陆续上网,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全国优秀文化资源。
图书馆就在居民身边,阅读成了百姓的生活习惯。万余册书籍通过“网上借书”走进居民家中;“流动图书馆”服务于社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劳教所及许多企事业单位;“农民工图书流动站”将书香送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中。
双休日到图书馆听讲座也成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项新选择。何祚庥、阎崇年等名人名家与市民面对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座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的舞台。本报记者陈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