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祖华
社保资金是职工应对生、老、病、残、失业之急,用来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这“养命钱”的分量很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心愿与权利;企业及时为职工缴纳各项保险资金,体现了责任和后劲儿,利于其吸引人才、做大做强;往大了看,社保资金是构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筹措、管理、运用是否得当,是衡量一个社会能否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指标之一。可以说,与其他各类“基金”、“资金”相比,社保资金的“内涵”更加深厚,于民、于企、于国的意义,也更显重要。
首先,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让社保资金“收得齐、管得住、用得好”,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有配套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法规层次仍然不高——针对职工失业、工伤保险等问题,仅有若干“条例”;而对职工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连“条例”都没有,还停留在下发“通知”、“决定”的“初级阶段”。没有法律这一“铁腕”,如何从根本上震慑、抵御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呢?
管理体制方面,目前我国社保资金的统筹层次还很低,各地社保资金皆由当地社保管理部门掌控。这种现状,既不利于建立“全国一盘棋”的资金使用方式,也给管理者恣意妄为、违规使用以可乘之机。政策层面,以往一些政策已经明显滞后,亟须改进。
其次,要提高社保资金管理运用的“透明度”。社保资金不是管理部门的“小金库”、“零花钱”。这钱,属于每一名参保人员。所有者有权随时查询、检索资金流转情况和运用投资方向。出了差错纰漏,职工也有权问责,并提出追缴、补偿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缺乏让资金所有者和管理者沟通的桥梁,也缺少一个透明、公开的管理、运作模式,更没有面向全社会的信息披露制度。人们往往是通过案件了解情况,从罪犯口中得知真相。令人痛心的事实一遍遍催促我们:只有把社保资金放在阳光下,伸向它的黑手才无处遁形。
再次,要完善社保资金的监督、监管制度体系。目前在很多地方,财政、社保、税务、银行、审计、工会等多个部门都来参与监管,可是实践中,又往往“九龙治水”,存有“管理盲点”。明确监管职责、理顺监管体制十分必要。
这次审计机关开展的对“三项基金”的审计,反映出基金的管理使用状况总体是良好的,算是给了广大百姓一个交代。但毕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国务院要求有关部门切实管好用好基金,确保其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人们也期待着,下次社保资金审计结果出炉时,“养命钱”完好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