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转变观念 艾滋病已不是绝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月01日 09:49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1981年6月5日,洛杉矶地区5名健康的男同性恋者被认为患了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患的就是艾滋病。直到1982年,专业人员才把这种主要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1月21日发表2006年度艾滋病报告称,迄今全球感染人群达到约3950万人,仅2005年就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但专业人员认为,实际上全球感染者已经上亿。为了提请世人注意和警惕,每年的今天被设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尽管艾滋病依然凶残,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全球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广大艾滋病患者和亲朋好友的努力,人类在防治艾滋病上已经可以、也完全需要转变观念了。

  转变观念之一:尽管艾滋病在理论上和临床上的确还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在实际上它已经不是不治之症,而是一种慢性病,甚至是一种"可治之症"。因此我们首先要同"患了艾滋病就等于死亡"的观念告别。美国研究人员对1万多名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证明,在十年前艾滋病的确可以称为不治之症,但是在今天,感染了艾滋病毒但进行积极治疗,寿命可达24年。也就是说,艾滋病已成为一种类似于心血管疾病一样的慢性病,因为后者也只有二三十年的存活期,甚至更短。而艾滋病这样的高存活期也超过了现在的另一种"绝症"---癌症。因此我们应当对战胜艾滋病有信心,至少应当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不安。

  观念转变之二:尽管今天可以把艾滋病看作慢性病,但却应当充分了解到,这种慢性病与心血管慢性病有很大不一致。其中最大的不一致是艾滋病将耗费整个社会和个人、家庭的巨大财富。今天人们通过治疗,当然可以将染上艾滋病毒后的人生延长至24年,但这后面是巨额的经济负担。以美国为例,这种支撑24年的费用平均为60万美元。普通个人和家庭难以承受。不过,解决的办法有多种。比如,发展中国家可以仿制抗御艾滋病的药物,减少成本以有效供应病人。全球的科研人员积极寻找和探索更新的治疗方式,研发更为廉价和有效的药物,甚至是有效的疫苗。各国政府要在卫生福利上向抗御艾滋病倾斜,更多地关怀艾滋病患者,比如像中国对待艾滋病人的"四免一关怀":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匿名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艾滋病患者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

  观念转变之三:为了防治艾滋病,应当采用一切超越各国现行法律、规章和意识形态的有效方法,真正让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成为现实。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度艾滋病报告中也说,艾滋病在全球的扩大势头正在减缓。即使在艾滋病感染者集中的非洲南部,津巴布韦的艾滋病感染人数也在减少。原因在于国际组织、当地政府和人民进行了有效而广泛的预防,从生活方式着手干预艾滋病的传播和发病,从而获得了预防好于治疗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非洲约有2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1998年至2003年,经过5年干预,当地艾滋病毒感染从平均23%下降到20.5%。这种降低主要得益于三种行为方式的改变:一是经过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年轻人推迟了初次性交的时间;再则在成年人中,经过健康教育,减少了性伴侣;第三个原因是经过培训和宣传,女性性工作者(FSW)中使用安全套的比率由26.2%上升到36.5%。而男性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在5年中持续保持在42%。因此,健康的行为方式的确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反观中国,尽管法律禁止卖淫,但事实上却无法禁止。因此,对公共场所全面提供和实施使用安全套,以及对性工作者和买性者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应当是支持而不是没完没了地争论。因为法律和伦理都是为人服务的,也都要落实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上来。

  这种防治艾滋病的观念转变甚至比上述其他方面的观念转变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中国,在艾滋病将要全面爆发的前夜。

稿源: 东方早报  编辑: 王丽旻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中国工人在尼遭绑
戴芳芳的南极之旅
艺人吸食大麻案
宁波新闻事件盘点
2007高考中考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