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平安家园·会客厅》节目聚焦我市平安建设工作,我市基层平安建设的闪光点一个个登台亮相,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5年,我市开始实施“安全小区”等基层系列创安活动。2002年海曙、余姚分别启动平安大区和平安大市建设,开了全国平安建设的先河。2004年市委作出了《关于建设“平安宁波”的决定》,由此启动了涵盖多层面、范围更大的平安建设。
多年来,我市注重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机制和载体,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各项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尤其在“平安社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外来人口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具有宁波特色的“拳头产品”。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家园
作为我市建设“平安宁波”、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平安社区”建设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至今,全市已建成“平安社区”300多个,达标率为90%。
1995年,我市开始实施“安全小区”创建,大力推行小区庭院式管理和物业管理等模式。“平安宁波”建设启动以后,我市以“十进社区”为载体,丰富创建内涵,扩大创建覆盖面。“十进社区”是指平安社区创建过程中要重点落实十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治安防控进社区、民主法治进社区、矛盾化解进社区、无“邪教”活动进社区、帮教安置进社区、消防交通安全进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进社区、禁赌禁毒进社区、扶贫帮困进社区和平安创建宣传进社区。
目前“平安社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不少小区实现了全年无刑事治安发案、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可喜景象。各乡镇(街道)都有综治工作中心
2004年,我市启动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工作。
作为全市的试点,镇海骆驼街道于同年6月正式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把原先分散在各科室的综治职能集中合署办公,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从而优化了人力资源,方便了群众办事。随后,一个又一个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在全市各地相继建立。
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不断完善以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成为一个集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于一体的良好的工作平台。目前我市147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建立综治工作中心。
人人参与平安创建活动
在创建“平安宁波”过程中,群防群治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健全社区综治警务室、发挥专职保安骨干作用的同时,各地广泛发动党团员、干部群众参与居住地综治工作,在社区普遍建立了以党团员干部为骨干的群防群治队伍,市级机关上至市领导下至普通干部普遍参加了居住地综治工作,形成日防队、夜巡队、车巡队、护楼队、三车管理队等多层次的群防群治队伍,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看楼护院、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多种形式的联防活动。至今全市在治安状况比较复杂的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专职护村队、护楼队和护厂队,目前已建成专职护村队、护楼队和护厂队3000余支1.6万多人。新市民老市民和谐相处
我市现有外来人口27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增强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积极促进其融入当地社会生活。闻名遐迩的奉化市西坞街道力邦村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乐园。该村建立了全国首家外来民工自治组织———力邦社区居委会,由2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无记名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实行自治管理、服务、教育,这一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中央综治委、团中央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扎扎实实的基层基础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平安宁波”建设工作,使全市呈现出群体性事件、信访件、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四个总量”下降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对社会管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省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去年,我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4%,比前年上升8.7个百分点。根据最近我市统计部门的调查,有89%的普通群众对目前总体生活状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有93%的普通群众感觉生活幸福。最近我市还获得了2004-2005年度全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信访工作名列全省目标管理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