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保平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病逝:作为北京超过半世纪的老朋友,中国政府给予霍先生一生高度评价;在香港,不分党派、不同背景的人士对霍先生也推崇备至,对他的逝世表示惋惜,对他的为人及行事作风表示赞赏。
霍先生能够在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之后仍然得到社会各界的美言,相信并非单纯是为逝者讳、刻意隐恶扬善,而是霍英东先生有一点是来自北京阵营人士所欠缺的,就是他对香港的充分肯定,以及对香港的价值有深切的认识。
试想,一个多年来受尽港英政府压迫、在生意上受到诸多掣肘的老牌爱国人士,对于殖民地的耻辱,对于香港的历史角色,很容易会倾向批判、否定,甚至认为一无是处,直到一九九七回归之后才是一次大翻身,但霍英东并没有跌入这种政治窠臼之中。
他在一本名为《我的参与———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文集内,有一篇题为《香港的价值》的文章,重点就在探讨香港的地位和价值,从中可以窥见霍英东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香港市民在平等的条件下,能够也敢于抓住一切可能机会,吸纳世界上一切可以为其所用的先进文明,以最高效率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自由是什么意思?自由就是活跃的生命力……大家可以在一个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下,敢于拼搏,敢于突破,将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改善自已的生活,发展社会财富,创造进步和文明。这就是香港的价值。”有这种看法的香港人也许数不在少,但以一位老爱国而能够从香港的自由精神着眼,体验出香港价值的可贵,在众多爱国元老中似乎具备如此识见的并不多。
“事实上,香港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生涯地,孙中山可以说是第一位发现香港这一价值的人……一百多年来,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香港作为提供一连串启蒙作用的地方,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在内地抢先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香港对内地的巨大价值表现得更为清楚……中国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过渡,是本世纪下半叶的大事,对十二亿中国人民和全球社会是重要的篇章。”
香港对内地改革的贡献有目共睹,除了发挥连接世界的窗口作用,香港至今仍是大陆境外最大的奖金来源地,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代替;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内地和香港在回归之后走向融合,不少人开始把香港贬得一文不值,认为香港要不断靠中央政府给予政策倾斜才得以苟存!能够绝不含糊地肯定香港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是霍英东能够得到大部分港人赞赏的地方。
霍英东先生一生经历的年代,是中国积弱不振、任由列强鱼肉的岁月,他的经历和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认识,跟绝大部分香港人都有所不同;霍先生发挥的桥梁作用,的确难再另觅人选,而他的逝世,也代表了他所属的年代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