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70多年前,一支队伍从江西出发,突破重重封锁,经过浴血奋战,历尽艰险抵达陕西,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不灭的火种。
70年后,对这场穿行2万多里的万里长征,人们究竟还有哪些印象?长征,离我们有多远?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几位不同年代的人,倾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愿望。
老红军:“他们要是能活到今天,该有多好”
张海仕,原红四方面军30军88师战士。
卫生部宿舍楼一间撒满阳光的屋子,是这位80多岁老人的家:整洁、清新、充满温暖。
10月13日,“探险勇士”王龙祥(左一)、红军老战士王祖宏(左二)在为大学生签名。当日,“传承长征精神,塑造创新人才”――探险勇士王龙祥单骑摩托重走长征路图片展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幕。2004年10月16日,王龙祥单人骑摩托车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历时57天走完长征路程。新华社记者张明摄
“好像就在昨天。”谈起长征,张海仕老人依然滔滔不绝,充满激情。1933年,14岁的张海仕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卫生员。1935年春,她随部队医院从四川王坪出发,开始了长征。
“最苦的是爬雪山和过草地。”张海仕说,“吃不好,穿不暖,有时候一两天喝不上一口水,有时候还要夜间急行军。像我这种身体比较瘦弱的,更是连滚带爬、磕磕绊绊。”
长征虽然艰苦,战士们却很乐观。张海仕说,草地上没有宿营地,能找到一些低矮的小树,便很幸运了,折一些树枝搭个小棚,几个战士便可以挤在一起过夜。许多地方连树枝都没有,大家就背靠背倚在一起,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唱革命歌曲,一直到天亮。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一晃70年过去了。关于长征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张海仕老人的心里。她说:“人老了,总习惯回忆过去。有时候,想起那些曾经并肩战斗却在长征路上倒下的战友,想想他们,要是能活到今天,该有多好。”她希望新时代的人们珍惜幸福时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我的长征”活动参与者:“长征离当代人似乎很远”
邵夏珍,女,44岁,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活动参与者。
邵夏珍说自己过去对长征的印象就是非常苦、非常累,也非常了不起。“当年红军长征是一个求生存、求解放的艰苦历程。许多十几岁的年轻人为了有口饭吃,为了活命参加了红军,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生存之路是如此艰难,如此悲壮!许多人牺牲在长征路上,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当我们走在当年红军曾经走过的崎岖小道上时,我对红军所走的‘路’有了切身的体会;当我们也‘四渡赤水’后,我终于可以清楚地说出那段历史了。”邵夏珍说,“长征离当代人似乎很远。因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很少了解长征的历史,他们关心的东西是很现实的,像升学、升职、发财等。”
走完长征路以后,邵夏珍计划把所经历的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征、了解红军,“我尤其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和教育我14岁的女儿。”
当代大学生:“都来了解这段伟大的历史”
陆昶全,中国信息大学传媒艺术学院03级大众传播专业学生。
2006年5月1日起,他参加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活动,重走长征路。
“我的家乡广西百色是革命老区。重走长征路,追寻老一辈的光荣,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陆昶全说:“在我的印象中,长征是一条充满血泪和苦难的远征之路。每天都在流血,每天都在战斗,饥饿、疲劳、疾病穿插其中。”
“印象最深刻的是湘江之战。”陆昶全说,“当我伫立江边,遥想当年,眼泪竟然流了下来。虽然当年战斗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是我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当时的惨烈战斗并非没有联系。”
“身临其境,那种艰苦,那种残酷,我对长征的认识更加深刻、具体,也更直观了。”迄今已走了4000多公里的陆昶全话锋一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征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感兴趣的,可能会从各种书籍上了解一些情况,没有兴趣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长征。”
“这次重走长征路,我将永生难忘。”他说,“我也希望告诉和我一样的青年,历史不容忘却,大家都应该了解这段伟大的历史。”
媒体工作者:“要让普通观众觉得,长征离我们并不遥远”
佟伟冬,大连电视台记者。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佟伟冬和他的同事们,带着大连27位老红军的心愿,正行走在长征路上——从江西出发,历经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他们到达了四川巴中。
“过去对长征的印象是概念上的,都是从电影、书本上了解到的,含有更多的英雄色彩。”佟伟冬说,当自己真正踏上长征之路,接触到很多普通人的长征故事,这些人和事尽管微小,但同样壮烈,动人心魄,“有的人参加长征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都不知道家乡还有没有亲人。”
一路报道长征,一路感受长征精神。“爬夹金山时,我背着三十多斤的器材,爬到半山腰,就实在爬不动了。而根据一些史料,红军当年爬夹金山时,有的负重七八十斤,而且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作为记者,佟伟冬切身感受到了红军的精神和力量。
虽然行程紧张,但佟伟冬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制作节目,尽量多地将自己的所看所感传递给观众,“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告诉普通观众,长征离我们并不遥远。”
佟伟冬还“发现”,长征路上,参观寻访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我相信,大家对长征的了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退休干部:“长征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陈辛火,退休干部。
“我没有参加过长征,但与不少参加过长征的战士在一起学习、生活、战斗过。”往事峥嵘,陈辛火老人沉浸在回忆里,“那时候没有书,更没有报纸、广播和电视,口口相传,我知道了长征中不少感人事迹。长征精神鼓励着我,我学会了打仗、生产、带兵,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国家。”
在这位老人眼里,长征是红军用生命和鲜血染成的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已成为中国甚至全人类的不朽丰碑。
陈辛火说,长征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就是不怕死不怕苦的牺牲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长征精神在延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天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中,仍要继续发扬。”
社会学家:“长征精神没有远去”
李汉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李汉林说,这句流行语从侧面说明了长征精神没有远去,没有被尘封,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年轻一代。
李汉林说,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昔日红军长征的任务、条件大不相同。但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激烈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国里,完成历史使命,走出改革的“雪山”和“草地”,困难并不亚于当年的长征。
“但是想想看,在长征中,生命处处受到威胁,红军战士都没有畏惧。在新长征的道路上,还会有什么问题是问题,有什么困难是困难吗?”李汉林说,真正走近长征精神,就会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如何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仅仅是口头上的颂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其切实融入到自己的言行当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