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报名参赛(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互联网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特别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和不真实的信息传递使其露出了魔鬼的狰狞面目,“恶搞”成风就是一例。近日,光明日报社主办的防止网上“恶搞”专家座谈会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社区掀起的管理员和“斑竹”实名制运动似乎为此敲响了警钟。
其实在笔者看来,“恶搞”并不仅仅是“胡戈式”的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主流”的表现形式,而是广泛存在于互联网其中的有悖正常社会伦理和媒体伦理的“集体失范现象”,比如“恶搞式跟帖”、“恶搞式追凶”、“恶搞式标题”和“恶搞式报道”等,这种广义上的“恶搞”是怎样“炼”成的呢?
一般来说,网民在传播链条中既是消费者又是制造者,而网络媒体则相当于渠道商的角色,通过过滤和加工把信息传播和放大。为什么网民喜欢消费“恶搞”呢?“恶搞”具有强烈的“眼球效应”,而网民更倾向于那些耸人听闻的信息以满足阅读快感。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供给能够通过信息优势诱导更大的需求。而媒体是提供信息的,天然具有信息优势,因此网民对“恶搞”的需求同时也来自于媒体的诱导。
而为什么网民又喜欢制造“恶搞”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网民并无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约束,再加上网络伦理的缺失,加大了“网络暴民”和“匿名专制”产生的可能性,前一段炒得沸沸扬扬的“铜须事件”即是如此。另外,传播学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时会积极参与,而发现某一观点无人问津,即使赞同也会保持沉默,这样就会使一方观点越来越鼓噪而另一方却越来越沉默,从而导致“假真理”和“假民意”盛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必须对那些“恶搞式回帖”保持足够警惕。
尽管互联网的四通八达让信息传播有了足够的速度和广度,但隶属于个人空间的信息仍然是封闭和半封闭的,需要借助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而网络媒体为什么倾向于传播和放大“恶搞”呢?这要考虑到网络媒体的“角色冲突”。与传统媒体的“媒体商业化”不同,网络媒体走的是“商业媒体化”的变迁路径,其媒体角色和商业角色的冲突更为严重。满足了网民的“恶搞”需求会带来巨大的人气和点击量,而更多的点击量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投放和商业利益,正所谓“供给诱导需求”,这个“恶搞”的雪球必然是越滚越大,而媒体角色反而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传统媒体也卷入了“恶搞”的传播链条。从网民的轻度“恶搞”到传统媒体的适度“恶搞”,再到网络媒体的重度“恶搞”,再通过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反馈给网民,一个自我循环不断放大的“恶搞”传播链条就这样产生了,它看似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权利甚至民主权利,其实这些只不过是网络媒体商业利益下虚幻的衍生品罢了。
诚然,“恶搞”并不是网络媒体的全部,但其魔鬼面孔已越发清晰。而要防止网上“恶搞”成风,通过制度和伦理约束网民的行为切断其生产链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约束网络媒体背后的利益诉求并塑造其媒体角色的伦理精神,从而切断其放大链条,否则我们就会被可能是一种虚假的舆论盛宴所胁迫,狂热之后却一无所获。(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