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持续了一个多月,为了各自的理由他们仍没有撤离黎巴嫩——
战争为何如此让人关注,是因为战争中人的命运。
我们今天关注的是那些仍旧留守的华人。当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以军的轰炸中失去年轻的生命,当三名中国维和工兵被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击伤,当黎以双方的炮火日复一日、变本加厉的时候,我们的关注与日俱增。
当我们跟着下面的叙述走近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个华人的命运——闯荡黎巴嫩的艰辛、离开黎巴嫩的眷恋、留守黎巴嫩的底线。
他们为什么选择留下?每个人的底线不同。说句大道理,既然他们已经融入了黎巴嫩社会,就应该和黎巴嫩人一起承担,包括战争;说句实在话,战争已经打响,生活还要继续。
在小说《乱世佳人》的结尾,女主人公思嘉说:“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真的如安南秘书长所说,黎以双方能在今天践约停火吗?也许会,也许不会。管它呢,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十年创业的艰辛
人物:徐老板
职业:餐厅老板
留守理由: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走的,扔下“小中国”餐厅不管,不可能的,我十年的生命都在这儿了。
底线:如果中国大使馆闭馆,全部留守人员撤走,我就走。
徐老板的“小中国”餐厅被我们华人称为“情报中转站”,想了解任何一个华人的情况,只要问徐老板就行。这位总是乐呵呵的中年男子,消瘦,戴副眼镜。他知道得多,是因为他为人和气、做人仗义,华人有点什么事都爱跟他聊。
第一次去“小中国”是为了“小中国鸡”,这是“小中国”的招牌菜。我带了一个班的中文学生去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点了一桌的招牌菜,其中包括“小中国鸡”。徐老板介绍说:“这些都是我十年餐饮工作摸索出来的黎巴嫩口味,我想尽办法保持中国菜的特点,同时满足黎式饮食习惯。”说这话时,他脸上充满了骄傲。
徐老板是个很用心的人,我只去了两次,我是做什么的、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资源,他都清楚了。第三次去“小中国”是被他请去的,说要帮他接洽一笔生意。我请了我认识的黎巴嫩最大的一家旅行社的老板和一名工作人员去吃晚饭,目的是希望旅行社将“小中国”纳入到团队餐的计划内。
可是,没等到第一批团队游客,黎以冲突就爆发了。没有人还会有心情、冒着生命危险去位于贝鲁特市中心的“小中国”吃饭了。
听大使馆的人说,老板娘绢子7月17日已经带着孩子回国了,徐老板独自留在黎巴嫩,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往中国大使馆送过两次食品和蔬菜,看望了工作在掩体里的使馆留守人员。
我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那端,他还依旧,说话认真而郑重。
“十年前我来的时候,贝鲁特机场就像大车店?街上老鼠乱窜,楼房都是弹孔。我根本就没想长呆,一年合同到期,我保证背上包就走。”
“结果老板不让走。我做事认真,菜又可口,老板死活不让走,还让我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
“我到黎巴嫩的第四年,老板为了别的生意要从‘小中国’撤出去,我盘了过来。”
“这几年,黎巴嫩越来越美,每年夏天都有大批的观光客过来,‘小中国’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谁想到今年会这样。我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等着停火,我觉得事情会好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走的,扔下‘小中国’不管,不可能的,我十年的生命都在这儿了。”
我忍不住插了一嘴:“为了十年的辛苦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吗?你总有你的底线吧?”
“底线?底线……我的底线是:如果中国大使馆闭馆,全部留守人员撤走,我就走。我在黎巴嫩呆多少年,有多少黎巴嫩朋友?最后有事只能靠中国大使馆,因为我是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