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电力行业减薪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始实施。“全社会都把我们看作垄断行业,早就不满了。”天津电力系统职工李宏博认为,舆论压力太大是电力行业减薪的主要原因(7月31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体制内人士,李宏博实际上只道出了电力系统被动减薪的一个表象因素。公共舆论和民意的压力固然在一定时期内聚焦了问题的要害,但仅此显然不足以驯服向来独大且独往的“垄断寡头”们,与民意呼声同样直接或间接影响电力行业减薪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国家决策层面的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宏观趋向,比如几乎与此同步到来的国家电网大范围上调电价的“反衬性”事件,以及煤、电行业微妙博弈期各利益主体(包括电厂和电网)的“官子”小九九等显性或潜性因素。
相对于蛰伏于深处的一头头行业垄断巨鳄,减薪行动的起跳结局实在是难料。诸如众所周知(包括电力部门在内)的员工“世袭化”、“近亲繁殖”现象,内部壁垒森严的阶层化格局等。它一方面扼杀着行业生机与活力,还将凝滞和阻碍其与先进市场经营机制融合的效率与步伐。
更何况,在特定时间段的相对被动性选择,往往意味着行为理念的功利与扭曲,它的远程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在制度性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牢固建立之前,谁又能说,这样的软限薪行动不会重演?(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