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消息(新华社记者魏运亨)农历七月初七快到了。今年闰七月,将有两个“七夕”:一次是7月31日,一次是8月30日。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能否过得热闹而有滋味?“七夕”面临考验。
比西方“情人节”更悠久更传奇
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由爱情神话演绎的节日,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民俗节日。七夕,民间又称乞巧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甚至更早。在我国古代神话中,牛郎织女这一对有情眷属被王母娘娘阻隔于天河两侧。牛郎带着两个孩子每天拼命舀水,发誓要把天河的水舀干。玉皇大帝深受感动,让喜鹊传旨,允许他们七日见上一面,但喜鹊却听成七夕见上一面。于是,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才会踏上鹊桥聚会一次。
从时间上看,七夕节的形成要比西方的圣瓦伦丁节,即“情人节”(据说起源于公元270年的古罗马)悠久;从情节上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更完整更动人;从社会意义上讲,都反映了青年男女不畏暴力追求爱情的信念。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指出,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汉代即流行,发展到唐、宋年间成为一个火爆热闹的民俗大节。“七夕”当晚,坐看牵牛织女星,在结满瓜果的棚架下,聆听他们相会时的窃窃私语,曾经是许多小孩子的期盼……因为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孩会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夏夜,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获得美满的婚姻和爱情。这些习俗符合古代农业文明“男耕女织”的传统,也因此而更富生命力,并且成为七夕节民俗的主要内容。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已经有关于“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五代人编辑的《开元天宝遗事》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都在宫中举行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为证:“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阗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种人如潮涌、交通堵塞的景象充分证明乞巧节曾经是古人最为喜爱的节日之一。
时过境迁,民俗节日渐被淡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七夕与许多传统民俗节日一样,丰富有趣的文化内涵逐渐失却,留下的只是一个干巴巴的概念和外壳。这也难怪:比如习俗中的在瓜果棚架下聆听牛郎织女窃窃私语,现如今,别说是城里的小孩子已经难以觅到瓜果棚架,即便在农村也不是普遍现象;女子乞巧,现代女性有几个还自己缝衣做鞋的……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人们之所以记住,是因为大多有特有的食品相伴,如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但七夕没有“特殊”食品,少了点让人记住的元素。
西风东渐、洋节挤压传统节日的趋向也令人关注。民俗学家乌丙安曾尖锐指出,“洋”的不一定是新的,“土”的也不一定是旧的,本国的民族民间节日不会过,外国的民族民间节日胡乱过,这是一种悲哀。然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决不应只责怪青少年。
炒热传统节日必须靠全社会同力协作
七夕作为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列入是一回事,能否保护好弘扬好又是一回事。
据记者观察,除了一些民俗学者呼吁过一个原汁原味的七夕节外,社会上对这个节日的兴趣点似乎并没有多大提高。媒体上有关“七夕”的报道还不如“2·14”情人节的报道。少数商家倒是想抓住“七夕”的商机,针对这个“中国的情人节”策划了一些活动。例如,有些省市的旅行社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情侣游”,别具风情的“夫妇游”;有的婚介公司推出了大型集体婚礼活动……但有报道说,沪上一些市民对“七夕”特色旅游态度冷淡;银川、南京、沈阳的一些花店也不敢像情人节那样大量购进红玫瑰和兰色妖姬;图书出版、电影音像,包括金银首饰这些市场,也都不看好“七夕”。
原有的七夕传统民俗、特别是乞巧的习俗如何重现?一些民俗学家也心里没谱。有些地方搞一些文化活动,大多也是冲着“爱情”这一主题去的,比如有的地方搞起“情书大赛”,有的地方评选“十大最受欢迎的爱情信物”等等,这些与乞巧并没太大关系。
一位在美国留学归国休假的研究生认为,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衰落不单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所谓“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这是不可移易之理。就像物种进化、优胜劣汰一样,不能奢望中国的端午、七夕、重阳这些传统节日像从前那么隆重热闹,因为时代变了,现代化生活中的年轻人也有了自己的“新宠”。
辽宁师范大学翟云瑞教授强调,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社会各界都应当尽力。特别是文化教育、媒体宣传、商家市场、旅游机构,这些职能部门应当推陈出新,把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得更加吸引现代青少年。
一家媒体在谈起七夕时,套用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比喻。那么,这个传统民俗节日会火起来,还是仍然被冷落?(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