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报道
·7天里,市民与近600名贵州贫困学子结对助学
·百名贵州学子北仑勤工俭学
·宁波10年间在贵州捐建了500多所中小学
·300贵州贫困学子被提前结走
·24个贵州孩子的北仑之旅
·贵州人念叨“宁波朱先生”
·贵州台江孩子北仑快乐夏令营
·宁波志愿者助学西部义无反顾
更多

特别提醒

从今天起,采访团每天会发来来自贵州的现场报道,同时,走进黔东南州的本报特派记者博客也正式开通,读者点击中国宁波网的博客版块(http://blog.cnnb.com.cn/user1/1438/index.html)就可以感受到记者在贵州的各种经历和心情,同时读者也可以在上面留言,与特派记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如果读者想通过特派记者给贵州人民捎去问候,或者对本次活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均可通过拨打本报互动热线告知。互动热线:0574-87682421、81187182
博客互动

 

 旅程日记

贵州人念叨“宁波朱先生”

他已向当地教育捐资5000多万元了

普安一中的校长指着身后的教学楼说:“这幢大楼也是朱英龙先生捐建的。”龚国荣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我们采访小组已经结束了在贵州的采访,我的伙伴们今天已回到宁波,我则要留在贵州参加由《宁波晚报》举办的“如新助学之旅”活动。按照中国传统剧目高潮往往是在最后的惯例,我觉得此次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篇新闻博客应该写一写一位可敬的宁波籍老人朱先生。

  以前,我出宁波采访,听人说起宁波最多的便是北仑港和发达的经济,但这次行走在贵州黔西南和黔东南的乡间,听到关于宁波最多的是“宁波朱先生”。这位善良的宁波籍老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在贵州省的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共捐资助学数千万元,使无数的孩子坐进了明亮的教室,回到了久违的校园。在我们走过的每个贫困山村,都能听到苗族、侗族、布依族的老人讲起“宁波朱先生”,他们中许多人搞不清他的名字,但他们都知道他是一位祖籍宁波、并由宁波人带到贵州助学的台湾老人。

  贵州老百姓所说的“宁波朱先生”就是台湾董氏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家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台湾大学教授朱英龙先生。今年年近70岁的朱先生祖籍是我市的鄞州区高桥镇,他本人也出生在宁波,1947年,他随家人由大陆迁往台湾,他的父亲就是台湾化工巨子朱绣山先生

  朱氏父子的善举,始于10年前。1996年的清明节时,朱英龙先生陪父亲朱绣山先生回到家乡扫墓,他们抽空来到刚刚兴建的宁波大学参观。他们从学生的口中得知大家期盼能有一个学生活动场所,回到台湾后,他们便联系捐建了宁大锦绣活动中心。从此,朱氏父子助学的善举一发而不可收拾,宁大绣山工程楼、宁波市第一医院绣山综合医学楼、鄞州区望春初级中学教学楼与实验楼……短短几年时间,他们捐资的大楼一座座平地而起。朱氏父子的义举让家乡人民深受感动,1998年和2002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分别授予朱绣山和朱英龙父子“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3年,在我市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朱英龙先生来到了我市对口帮扶的贵州省黔东南和黔西南州。他看到这里孩子们在摇摇欲坠的危房里上课,有人还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大受震动,当即慷慨解囊。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他在贵州捐助教育楼、学生宿舍512座,资助贫困生4800人,捐资金额达5000多万元,加上意向资金达1.3亿元。

  我们这次采访过的县市扶贫干部都见过朱先生,每年,朱先生都要到贵州来两三次,查看已经建好的项目,确定新的捐建项目,为了能多看多了解情况,朱先生一天要赶五六所学校,一趟行程得在贵州呆上半个多月。在助学路上,朱先生还与当地政府“约法三章”:不受礼、不迎送、不请吃。前不久,朱先生在贵州考察助学项目时,得知黔西南地区的望谟县遭受到了水灾,当即捐资10万元。

  朱英龙先生除了捐资家乡宁波和宁波对口帮扶的黔东南州、黔西南州以及贵州省的毕节地区外,还在陕西贫困地区捐资助学。目前,他在贵州、陕西和家乡宁波的公益事业捐赠总额已近2亿元人民币。

  前天晚上,我们即将结束10天的贵州助学采访,抽空走上凯里街头,在凯里市最繁华的街区看到:上百把撑开的伞一字排开,每把伞的上面都放着一个家教广告,下面站着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来自贵州贫困山区,想在暑假赚下一年的学费,看起来非常壮观。从他们的脸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自强不息。贵州的贫困学生在努力着,像朱英龙先生一样的热心人也努力着,一群努力的人让我看到了贵州美好的明天。

深崖边,上学路只有30厘米宽

本报记者爬坡1个半小时感受孩子们上学艰辛

    本报赴贵州三穗县采访团昨日了解到,目前三穗县18000多名小学生中,急需住校的学生有2000多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学生宿舍。昨天上午,记者在三穗县良上中心小学采访时得知,学校因为没有学生宿舍,至今仍有40多名小学生分散在距离学校5公里多的4个自然寨,他们每天上学要翻山越岭,走三个小时的山路。昨天上午,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下,记者翻越海拔1200米的大山,来到一个名为斩牛坡的小山寨,亲身体验孩子们求学的艰辛。

s7140405.jpg

记者在山路上艰难前行。

s7140403.jpg

刻在石头上的“借住”。

s7140407.jpg

万继学和记者聊每天上学的艰难。记者 江涛 摄

    昨天上午10时许,我们从良上中心小学出发,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拾级而上,穿过一个侗寨山村,进入了一片莽莽山林。从村寨出来,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顺着山崖迂回而上。绕过一个山冈,山路变得越来越狭窄,陡峭险峻,路面宽不足30厘米,有的地方只能容下两只脚,坡度斜角达到五六十度,旁边就是数十米深的悬崖。由于前两天刚下过雨,山路显得异常湿滑,路面上不时可见到行人留下的长长的滑痕。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紧盯着脚下,小心翼翼地移步。 一山接一山处处是险境 约半个小时后,我们一行10多人个个汗流浃背,几个随行的当地干部也累得气喘吁吁,望而却步。我们便跟着几个老师继续前行。“快到了吧?还要走多久?”一路上,我们不停地看手表,一边走,一边问。可是,我们刚翻过一个山头,对面又冒出更高的山峰。 “这里的小孩上学真的太辛苦了,连我们大人都吃不消!”“要是遇到雨雪天,他们怎么办啊?” 上午11时20分,我们穿过一片梯田,远远地看到在一个山垛口处,几个小孩在迎接我们。进入山垛,几幢低矮的木屋终于进入了视线。从学校到斩牛坡寨,我们整整走了1个半小时。 “借住”心声刻在石头上 在距离村寨约一公里处,我们无意间发现路面一块小石头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一行文字。定睛一看,原来是“借住”两个字。“这些孩子太渴望在学校附近‘借住’了!”随行的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学校没有宿舍,个别家庭条件稍微好些的学生,家长就出些钱把孩子放在学校附近的村民家借住。 但是,这些偏远的山寨,村民的生活非常贫困,有些家庭甚至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更不用说去外面租房了,孩子们的心声只好刻在石头上了。 赤脚上学,每天的长征 今年13岁的万继学读小学五年级,他的家在有“三穗西藏”之称的良上乡海拔1200多米的斩牛坡苗寨。每天早上6点不到,他就开始出门,跑过5公里多的山路,到乡政府所在地的良上中心小学上学,下午放学后又跑回家。 路边杂草救了他 因为要赶上学校7点20分的早读课,他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得起床,这时候天才蒙蒙亮。匆匆吃过早饭之后,最晚6点钟他就要从家里出发。因为山路偏僻,他们每天都是5个孩子结伴而行。遇到冬天,早上5点多钟还看不见山路,他们只好借助手电筒上路。因为他的年纪最小,所以每次伙伴们都让他走在最前面,这样摔倒的时候可以得到后面伙伴的照应。 指着后腿处的一块伤疤,小万告诉记者,这就是不久前从山上滑倒时留下的。那天天下着大雨,路上非常滑,行走非常困难。遇到陡峭的山坡,他得用双手撑着地向前爬。虽然很小心,但踩到路上的一块青苔时还是跌倒了,顺着山路就向下面滑去,吓得后面的小伙伴们大声呼叫。滑了10多米后,他终于拼命地抓住了路边的杂草而停了下来,手上被杂草划出几道血痕。当他从地上爬起来时才感到腿部疼痛难忍,仔细一看,后腿处流出了鲜血,原来后腿也挂了彩。 野猪毒蛇不时出没 由于树木茂盛,山里不时有野猪和毒蛇出没。走在狭窄的山路上,听着时而传出来的野猪的吼叫声,每个孩子都会毛骨悚然,身上直冒冷汗。 冬天天黑得比较早,下午4点半放学之后天色就暗了下来,这时候的高山更令人恐怖。为了驱除心中的恐惧感,孩子们只好一边走路一边放开喉咙,高声背诵着课文。即使如此,当从空旷的山上传来野猪的吼叫声时,他们都吓得抱在一起大哭。除了野猪之外,山路上还经常见到毒蛇,一次他们在上学途中遇到一条毒蛇横在路上,无论怎么“恐吓”,毒蛇就是横在路上不动,还昂着脑袋对视着。僵持了好几分钟之后,他们终于想出了“退敌”之法,后退5米,捡起石头,瞄准毒蛇砸了过去,受到攻击之后,毒蛇这才离开。 赤脚上学磨出血泡 考虑到山路走起来磨鞋,很多孩子为了节约鞋子都赤脚上学,把鞋子放在书包里。到了学校之后,他们再穿上鞋子。这样一来节约了鞋子但却苦了脚,脚底都磨出了血泡。因为山路边杂草丛生,草上的露水很多,常常将孩子们的衣服裤子都湿透了,他们也只好穿着,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是如此。

贫寒三姐妹个个是优秀生

肖开珍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肖开珍姐弟四人。

    昨天下午,我们从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得知,市扶贫办资助的该校高一学生肖开珍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年级第五名的好成绩,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妹妹成绩也非常优秀,但是家庭非常贫寒。昨天下午,我们驱车20多公里在雪洞镇一个偏远的山寨,对肖开珍三姐妹进行了采访。 墙上贴满奖状 下午2时许,我们赶到肖开珍的家时,懂事的她早已赶去镇上买水果了。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姐妹三人的奖状。 随行的班主任黄多智告诉记者,肖开珍原本考上了全州最好的中学———凯里中学,但是因为家里交不起1000多元的学费,只好选择在学费较低的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就读。她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辅导作业,还被同学推选为团支部书记,是老师和同学眼里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就在记者等待肖开珍的时候,肖开珍的妹妹肖敏、肖开苹和5岁的弟弟相继回到了家中。13岁的肖敏读五年级,非常腼腆,她从书包中翻出一张刚领到的成绩报告单,上面有全班同学的成绩排名,她的名字排在第一位。9岁的小妹肖开苹读二年级,连续四个学期均被评为“三好学生”。 谈起三个孙女,肖开珍的爷爷奶奶很开心,连连点头。“她们都很聪明,学习也很自觉,除了学杂费,从来不用我们操心。” 每餐饭仅花3角 半小时后,肖开珍提着一袋水果匆匆赶了回来,并把记者领到她自己的房中。那是一幢普通的侗族民房。推开房门,屋内空空如也,除了房间内摆着两张床和一台破旧的缝纫机,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肖开珍的父母两年前外出打工,她在学校寄宿,弟妹都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 肖开珍说,因为学校离家有20多公里,她只好寄住在学校附近的民房里。为节约开支,她与另外两名同学合租了一间房,这样每个月60元的房租费分摊下来要20元。为了省钱,她还自己烧饭,与合租的同学轮流买菜和烧饭。买的菜都以白菜和豆角为主,猪肉鸡蛋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买过。3个人每天花费不到2元,这样算起来,每个人每餐的饭菜钱只有0.3元左右。今年春节,父母打工回家时给了她20元压岁钱,这笔钱她至今没舍得花掉一分钱。 最想上浙大 听说记者一行是从宁波赶过来的,肖开珍很感激,“宁波的好心人已给了我多年的资助。”肖开珍说,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她就得到宁波惠贞书院给她的每个学期480元的资助。正是这笔钱帮助她顺利上完了初中。去年初中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凯里一中,这可是全州最好的学校。由于拿不出一个月1000多元的费用,她忍痛放弃了这一机会,改上三穗民族高级中学。如今,她又得到宁波市扶贫办给予的700元的资助。 身处逆境的肖开珍很乐观,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说最大的愿望是考上浙江大学,这样就能到宁波去看望资助过她的好心人。

记者 朱忠诚 诸新民 程鑫

■新闻链接

    潘胜艳感动许多市民 愿包下她的学费,还想帮她家修房子 报讯(实习生樊卓婧)昨天,本报报道了《父母双亡15岁女孩挑起重担》后,不少读者打来热线,表示想扶贵州女孩潘胜艳一把。 年近六旬的毛女士说,她一连把报道看了好几遍,觉得这个女孩太可怜了,尤其是住的房子让她感到难以置信。毛女士盘算着想去贵州一次,找人帮她们家修修房子,更想亲眼看看潘胜艳。但是儿女们担心母亲难以承受30多个小时的车程。毛女士非常遗憾地说:“如果稍微近一点,我说什么也要把她接到身边来。” 像毛女士这样的热心读者还有很多,鄞州一名开厂的周先生说想资助潘胜艳,把她每年的学费都包下来。

父母双亡15岁女孩挑起重担

小学四年级学生潘胜艳除了读书还要下地干活,惟一亲人是71岁外婆

昨天凌晨,本报赴贵州三穗县采访团一行7人日夜兼程,历时30多个小时终于驱车抵达了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的贵州东大门———三穗县。
    三穗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辖5镇4乡,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全县有13个少数民族,其中以侗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达13万人,占总人口的62.68%。三穗县境内水资源非常丰富,一路上,山谷中不时可见到大大小小的水电站。这里的交通优势也非常明显,是黔东公路交通枢纽。
    近年来,三穗县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年,该县生产总值年增幅达到10%以上,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33元。但由于历史原因,仍有不少农民处在贫困状态。我们带着宁波人民的关怀,翻山越岭,走进了当地两个失去亲人的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困境,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坚强和善良……

s7130405.jpg

                            潘胜艳残破的家。

s7130404.jpg

               面对不幸和艰辛,潘胜艳乐观坚强。记者 江涛 摄

    昨天上午9点多钟,我们开始了赴贵州三穗县的首站采访。我们的采访对象是4岁时就失去了父母,如今跟着外婆生活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潘胜艳。采访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公路直奔三穗县滚马乡中心小学,她的家就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里。采访车一路尘土飞扬,颠簸了近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和外婆相依为命
    沿着石级而上,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间破旧的木头房子。门口坐着一名赤脚的老太太,卷着裤筒,正晒着太阳。随行老师介绍说,这就是潘胜艳的外婆全国英,今年71岁。潘胜艳4岁时父母就去世了,她一直生活在外婆家,去年外公也去世了,由于外婆年纪太大,家里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正在此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面前。一个小女孩穿着一双拖鞋,挑着一担粪,颤颤巍巍地从破旧的木房子里走了出来。“潘胜艳!”随行老师叫住了她。“我挑下去马上回来。”由于她个子不高,粪桶刚好与她一样高,下坡的时候她只好将扁担横过来,这样后面的粪桶才不至于撞着脚后跟。
    午餐是水煮豆角
    几分钟后,潘胜艳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走进她的家,屋子里是一个土灶,一个大锅里盛满了一锅煮熟的菜,苍蝇在大锅周围乱飞。“那是喂猪的猪食。”潘胜艳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木头结构的房子外面是石头墙,墙上露出一条条缝,用于遮风挡雨的塑料薄膜破旧不堪。“这房子已经有20多年了,一遇到下雨就漏个不停。”外婆全国英不停地唠叨着。
    潘胜艳虽然才上小学4年级,但她却是1991年出生,今年已经15岁。这令记者吃惊不小,因为相比于同龄人,她的个子明显偏矮。“这是从小营养不良的原因。”外婆全国英解释说。
    午饭时间到了,揭开饭锅,锅里只有米饭。外婆全国英端出一碗豆角,那就是她婆孙俩的下饭菜。因为没有油,豆角也是用水煮的,加点盐和辣椒。可能是饿了的缘故,虽然饭菜如此简单,婆孙俩却吃得津津有味。
    拿不出10多元学费
    说起这么晚才读书的原因,潘胜艳眼里闪着泪花。4岁时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孤苦伶仃的她只好投奔外公外婆。两位老人也是靠种田度日,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从懂事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外婆下地干活。外婆下地栽红薯,她就跟在后面撒秧苗。眼看到了读书的年龄,同村的小伙伴都背着书包读书去了,她心里好想读书,可是外公外婆没有提读书的事,懂事的她也不声不响。因为她知道,两位老人根本就不可能拿得出一年10多元的学费。直到8岁那一年,她实在忍受不住读书的渴望,第一次向外婆提出了要求。那天晚饭后,趁着外婆乘凉的时候,“外婆,我好想读书。”望着外孙女那渴望的眼神,外婆老泪纵横,摸着她的头,哽咽着,“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可是外婆我实在没有能力,我知道这样实在对不住你死去的爹妈,可是我也没办法啊。”听着婆孙俩的对话,外公在一旁默默流泪。第二天,外公终于决定,上山采药卖钱,为外孙女筹集学费。那年夏天,每天早上6点多钟,潘胜艳就跟着外公上山采药,冒着酷热帮外公背背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外公终于靠卖草药给她准备好了学费。报名读书的那天晚上,她整整兴奋了一夜。
    遗憾的是,去年潘胜艳的外公因病去世,年迈的外婆又无力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于是潘胜艳除了读书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下地干活。割草喂牛,挑粪灌水,割菜煮饭,她样样能干。
    成绩优秀任班长
    潘胜艳的床是用木板放在一根长凳板子搭起来的,虽然已是夏天,但床上没有席子,只有一床破旧的棉絮垫在床上。旁边是一条很小的矮凳,那就是她每天读书写字的地方。班主任老师吴介娟不断地夸奖说,虽然她在家里要干活,但从不耽误学习,学习成绩非常好,还是班长。最近几年,学校几乎全部减免了她的学杂费和书籍费,连0.3元一本的作业本也是老师资助的。

一家三口靠41岁母亲卖血生活

丈夫去世,16岁的女儿辍学准备去打工

s7130402.jpg

                     母亲曹国敏每月两次去卖血,胳膊青紫。

s7130403.jpg

                  提起辞世的父亲,芸芸泣不成声。记者 江涛 摄

    昨天上午,记者在三穗县滚马乡走进了一户贫困的农家。这个家中男主人在3年前因病去世,41岁的母亲曹国敏靠卖血养活一对10多岁的儿女。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从滚马乡政府出发,我们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穿过一片稻田来到一个小山坡上。山坡上散落着几幢破旧的木屋。推开其中的一幢小木屋,木屋共有两间,后面没有砌围墙,露出一块潮湿的山崖。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外间正堂除了一个土灶台和几张小板凳,看不到其他的家什。里间摆着一张床,上面摆满了杂物,积着一层厚厚的尘垢。
    女主人曹国敏告诉记者,这幢木屋是祖辈遗留下的,自从3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后,就没有人来检修过。因为残破,平时白天她就在这间屋里烧烧饭和做家务,晚上和儿女住到孩子的叔叔家去。
    记者打开锅盖,发现里面放着一碗泛黄的剩饭,上面盖着几片萝卜片。曹国敏尴尬地告诉记者,这些饭是她们前天晚上吃剩的,准备留到中午热一热再吃。
    在曹国敏的小叔子家,记者看到屋内只摆着两张床,床底垫着一块破旧的棉被,床上挂着的蚊帐也已经发黑了,上面打满了补丁。旁边摆着一堆皱巴巴的旧衣服。曹国敏说,这些衣服大部分都是亲戚和别人送来的。
    最大愿望是辍学打工
    就在记者采访时,曹国敏的大女儿芸芸从外面回来,得知有记者来采访,她羞涩地转身想走。曹国敏低声地说,芸芸16岁了,今年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穷,她放弃了中考。
    当记者询问芸芸为什么要放弃中考时,芸芸的嘴角微微地颤动了一下,双唇紧抿着。沉默了片刻,轻轻地说了句:“我学习成绩不好!”“还有别的原因吗?”“即使考上了高中,我也上不起学,还不如不考。”
    芸芸告诉记者,她班上像她这样放弃中考的同学还有很多,都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
    “你们年纪还这么小,不上学能做什么?”
    “我准备先跟别人出去打工赚点钱,有机会再回来学一门技术。”芸芸说,她上个月就去申请办身份证,再等几天身份证发下来,她就跟朋友一起去外面打工。
    “如果有人资助,你愿意继续上学吗?”
    芸芸沉默了很久,摇摇头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赚钱供弟弟读书,“让他考上大学,学好本事,别人就不会瞧不起。”
    每个月要卖两次血
    芸芸告诉记者,弟弟今年12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尽管她和弟弟此前的学杂费大部分都是由学校补助,但一家人的生活还是非常艰难。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跟着别人去县城卖血。每次卖血可以得到80元,一个月要卖两次。“妈妈身体不好,体重只有七八十斤,每次卖完血后都脸色苍白,还要勉强去做农活。生病了也舍不得花钱买药……”说着,芸芸泪流满面。
    这时,记者发现曹国敏躲到了墙角边擦着眼泪,瘦弱的身体显得非常苍老,看上去就像一位60多岁的老人。记者让她撩起左臂的衣服,发现其手臂一处血管上留下一块紫色的疤痕,上面布满了针眼。
    一个月难得吃次肉
    曹国敏告诉记者,她年纪大干不了重体力活,种田只能解决口粮,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而家里每个月开支却要上百元,除了日常购买油盐和小孩的学习用品,还要应付大量的人情往来。每逢亲戚办红白喜事,送礼就要好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因为“做不起人”,很多亲戚现在都不来往了。
    芸芸告诉记者,因为家里穷,她家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两次肉,平时更没有钱买衣服。她们身上穿的都是亲戚送来的旧衣服,偶尔有远方的好心人捐来一些新衣服。
    告别时,记者代表宁波市民向他们捐了300元钱,并留下了联系方法。懂事的芸芸拉着弟弟一直把记者送到村口,眼里噙满了泪水。
    我们也衷心祝愿,芸芸一家能平安幸福,早日摆脱贫穷。
    记者 朱忠诚 诸新民 程鑫

2006年7月10日 驱车10小时 记者夜抵萍乡
     10日晚11时江西萍乡10日下1时30分,骄阳似火。商报采访团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出发,开始了黔东南之行。领队朱忠诚和摄影记者江涛,由于一直忙于出征前的准备工作,连午饭都没顾上吃。他们拿了一个馒头就匆匆上了车。因为都是第一次去贵州,而且还肩负着“爱心行动”的使命,大家都非常兴奋。一坐上汽车,领队就翻出地图,与队员仔细研究起行程线路,同时商量采访方案,此前的疲劳早就抛到了脑后。
    汽车沿着甬金高速公路,疾速西进。但队员的心早就飞到了贵州,一路上不停地观察沿途的路标,盯着手表,仔细掐算着时间。同时,队员们对贵州的采访充满着期望,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过了1个多小时。途中,记者程鑫猛然发现座位已是湿漉漉的一片。这时,大家才感到车内热浪袭人,闷热难熬。随行的两位驾驶员不得不频频轮换驾驶。
    下午4时30分,汽车终于抵达金华。天公作美,烈日慢慢隐去,坐在车内开始感受到丝丝凉意,几名队员忍不住打起瞌睡。只有领队还在不停地与后方记者联系。
    下午5时25分,汽车进入江西玉山境内,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车速明显减慢。10多分钟后,雨过天晴,公路两旁的草木像刚长出的新苗,焕然一新,我们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6时30分,汽车开到上饶杨梅岭高速公路服务区,队员们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准备吃点晚饭再赶路。汽车刚停稳,车身上醒目的标语就吸引了到服务区停车吃饭的旅客的目光。他们纷纷过来围观,得知我们此行是“牵手西部·爱心行动”,不少乘客都难以置信:“开着车奔波1000多公里去现场采访?”得到记者的确认之后,他们对爱心城市宁波赞不绝口。
    5分钟后,队员们匆匆吃过晚饭就继续上路。
    晚上11时,抵达萍乡。为了养精蓄锐,我们决定下高速,在萍乡暂时休整,明天继续前行。本报记者
记者感言
时政新闻部副主任朱忠诚
●今年是宁波对口帮扶贵州省三穗县十周年,也是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在这个时期,东南商报组织“牵手西部·爱心行动”的采访活动,我成为其中的一员,既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
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程鑫
●此次走进贵州的任务不单单是采访,而是一次零距离的体验。走进贵州最贫瘠的土地,走进贵州最贫穷的家庭,用我的心去感受贵州人民的喜怒哀乐,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
时政新闻部记者诸新民
●我们此次贵州之行,不仅是一次“爱心之旅”,更是一次“发现之旅”、“希望之旅”。
摄影记者江涛
●在那里,有我们牵挂的无数双渴望的小眼睛,在那里,有我们思念的同胞兄弟,在那里,有我们追寻的爱的足迹……所有这一切,我会用新闻图片向大家讲述。
见习记者朱菽剑
●我希望尽己所能在此行中为所有关注本次活动的读者传递最令人感动和真实的瞬间和文字。

 

 

 

 

责任编辑: 王丽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