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中国沿海发达省区殡葬市场上稀奇古怪的祭品层出不穷:纸糊的三层楼别墅、进口跑车、冥界护照、驾驶执照、私人医生、保镖......纷纷粉墨登场,更有甚者还有人将一张3米多长、1米多宽的“高尔夫球场”焚化在先人墓前。
这些“另类祭品”的出现正在中国互联网上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批评,上万条评论中,批评者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一条。
在胡锦涛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月内,构建荣辱观的浪潮正席卷中国大江南北;13亿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因为这杆新增加的道德标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自上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来,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由官方发动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社会道德建设运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说。
198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等9单位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倡议,“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口号,逐渐为刚刚从文革的混乱中走出、投身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构建起新的道德坐标体系。
但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与中国社会所取得的巨大物质文明成就相比,精神文明方面的进展却不尽如人意。官员的贪污腐败、商人的制假贩假、青年的拜金虚无现象屡见不鲜,随地吐痰、乱闯红绿灯等陋习仍在城市中普遍存在。
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风气问题”最受关注,在所有问题中比例最高。
“社会现状正让数千年来秉持‘道德治国’理念的中国人感到焦虑。”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说。他认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是中国出现价值观混乱和道德偏差的主要原因;而减少道德失范的风险,建立一个道德有序的社会如今已经成为共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法正当其时”。
在过去的一个月间,荣辱观成为各地党政官员讲话中的“热门词汇”。中共安徽省委将践行“八荣八耻”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说,每个党员干部要带头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荣辱观教育已被列入中国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由“八荣八耻”改编的歌谣正在孩子们口中传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殿卿说,在青年中开展荣辱观教育将改善新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商人们此次也旗帜鲜明地站在支持者一边。在发展之初曾因假冒伪劣为人诟病的浙江商人们日前集会杭州,提出“诚信、责任、融合”的新浙商精神,承诺要“做一名经济人和社会人合一的规范人。”
更多的荣辱观教育则在民间默默进行。在上海徐家汇一个均价超过2万元的小区入口,板报栏上全已换上“八荣八耻”的内容——除口号外,还有音乐会着装礼仪、体育比赛文明观众须知、保护生态环境等。驻足观看的市民曹宁仁说:“荣辱观不仅仅是口号,更是细节。”
卢汉龙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引发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参与热情,关键在于它引起全社会的共鸣。“如今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要成功走过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需要求得多元价值观在道德底线上的共识,为中国的持续发展积淀厚实的精神文明资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