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职业无贵贱,做搓澡工未必就辱没了邹春兰。但从当年的全国举重冠军到今天的搓澡工,二者之间的反差可谓巨大。
邹春兰的文化不到小学三年级水平,拼音都认不全,除了练举重几乎一无所长。可惜的是,邹春兰没赶上“好时候”——女子举重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邹春兰早在1993年就退役了。我们知道,奥运会金牌带给运动员的,不仅是无上的荣
誉,还有巨大的物质奖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奖金,地方体育局和社会企业给予的奖励,再加上拍各种广告的收入,将给一些尖子运动员带来千万元以上的经济利益。设想,如果邹春兰也能到奥运会上拿一两枚金牌回来,那么她的处境与现在相比绝对是云泥之别。可以说,邹春兰今天的遭遇,正折射出当今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功利乃至势利的价值取向:对奥运金牌获得者敬若神明,而对邹春兰这些“没用的人”则弃之如敝屣。
邹春兰遭遇的尴尬,也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这些“非著名”的退役运动员,有关部门该如何妥善安置?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由国家包分配,而现在的退役运动员基本都是推荐就业,如果推荐不成,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邹春兰这个全国冠军尚且“沦落”到如此境地,可想而知,那些根本没有冠军头衔的普通运动员退役后,生活将更为艰难。
实际上,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关于退役运动员后勤保障的规定,但是这个规定还无法解决全部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更何况,体育系统给予的物质方面的补助、补贴并不能使退役运动员形成谋生能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据介绍,现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始重视队员文化水平的培养,这表明有关方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今后我们在培养运动员的同时,也要设法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以利于他们将来退役后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谋生手段。
但愿邹春兰式的尴尬不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