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宁波网消息:刚刚结束的全省自主创新大会,是省委、省政府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推进浙江科学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跨入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强省的奋斗目标,这是我省全面贯彻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具体举措,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这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赢得主动。经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也难以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拥有量低,环境容量有限,长期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发展经济行不通。而技术不是都可以买来的,尤其是那些关乎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花多大的价钱也买不来的。因此,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决定我们能不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不能跨入先进国家行列的重大问题。
从我省的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凝结着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贡献。“十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四个历史性突破,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但必须清醒看到,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是短腿,是瓶颈,是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度比较低,产学研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当前,我省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新目标,面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任务,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加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转变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之计。我省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实现的,总体上是一种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资源要素紧缺,环境压力加大,低成本竞争、数量型扩张的产业和企业发展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层次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实现“腾笼换鸟”和“浴火重生”;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加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过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生产能力,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和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的弱点进一步显现,一方面产品产量很大但利润空间很小,另一方面还要受到别人的反倾销调查和非关税壁垒的制约。如果我们不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不加快推动产业和产品升级,就不可能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就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抓住了自主创新,就抓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就抓住了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就抓住了把握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着力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背水一战的勇气,过华山天险的气魄,攀科学高峰的智慧,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原载浙江日报3月22日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