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设施建设不能遗忘农村
余姚低塘的刘先生来电:我发现,这些年新建的很多文化场馆、剧院等,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中新增的文化场所很少。而且,原有的乡镇电影院、文化宫等许多被出租承包,改作了其他用途。建设文化大市,不能光落实在城市里,而忽视广大农村和农民的需求,政府部门可通过资金、政策等手段,扶持乡镇文化设施建设。
“应试教育”风气盼扭转
海曙区的盛女士来电:如今小学、初中教育,学校、老师的眼睛都盯在分数上。前几年还提素质教育,现在几乎都不说了,初中分快慢班、排名次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老师还“鼓励”家长去请家教。这几年,学生的课业负担、精神负担越来越重。教育环境扭转是个长期工程,政府主管部门能不能在平衡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异上多做些实效性工作,制止教师“家教”现象蔓延,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育配套不能“拖后腿”
市民周先生来电:我住在江南春晓小区,属于鄞州区范围,但小区开发时没有配套小学,小孩上学都必须跨地段择校,费钱费力。现在小区开发越来越郊区化,好多学校配套都没有跟上,像我同事住的市科技园区,附近就没有小学。有关城建、规划部门在住宅区建设时要通盘考虑教育配套工程,方便市民生活。
学校周边环境要整治
海曙区的徐女士来电:我的孩子在镇明中心小学读书,学校周边有很多小店,超范围经营,出售油炸食品等引诱孩子,很不卫生。这种情况蛮普遍的,有的学校附近开设不地道的美容店、洗浴房,对学生影响很不好。对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大力整治才是。
学生“减负”不能空喊
网友“万里牛”留言:去年,市教育局发通知,要求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负”,但事实上,中学生的作业负担不仅没有减,反而越来越重了,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好学校,学校、老师不断地施加压力,连学生的体育锻炼、课间休息时间都剥夺了。我的孩子才念初一,经常要做作业到晚上11时以后,实在心疼。呼吁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落实学生减负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查违规学校和老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余建文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