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绘美好蓝图
中国宁波网消息:(记者许光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昨日提交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与会代表审议。到2010年,我市将力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8大目标。
1.生产总值4300亿元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3.5:53.5:43。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
3.港口跻身世界前三
力争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跻身世界港口前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4.城市化率65%以上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部新城区、北仑新区、镇海新城、余慈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和科技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
5.争取蝉联文明城市
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人才资源更加丰富,争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到14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
6.民营经济保持领先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置市场化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率先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7.能耗力争下降20%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
8.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工程
港口(航道)项目:(1)沿海港口建设项目: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宁波港北仑五期集装箱码头、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大榭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大榭奥里油乳化油码头及配套油库、宁波化工区码头、镇海港区19号泊位、青峙第二化工码头、宁波港北仑山多用途码头、穿山港煤码头、穿山油品码头、穿山内贸集装箱码头、穿山散杂货码头。(2)航道锚地建设项目:虾峙门航道疏浚工程、条帚门航道工程、象山港航道工程、石浦港区航道工程。(3)内河航运建设项目:杭甬运河宁波段二期工程、杭甬运河宁波段三期工程、余姚东港区、宁波城西港区、奉化方桥港区等。
公路项目:(1)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77公里,重点项目有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象山港通道及连接线工程、宁波至金华国家高速公路联络线穿山至好思房段、杭甬高速宁波段扩建工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大碶)疏港高速公路延伸段。(2)干线公路项目:新增干线公路里程540公里,主要建设项目有象山港沿港公路、奉化三高连接线、沿海中线、甬金高速明州连接线工程、杭甬高速牟山连接线、杭甬高速至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宁波绕城高速镇海连接线、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杭州湾大桥慈溪连接线工程、东钱湖与东部新城连接线、中横线、329国道改建、梅山大桥及环岛工程、沿海北线镇海段、大榭第二通道及连接线。(3)公路主枢纽场站项目:城东客运场站、城北客运场站、北站及各县(市)、区客货枢纽。(4)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新改建公路1800公里。
铁路项目:甬台温铁路宁波段、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宁波铁路集装箱中转站、宁波铁路环线、杭甬城际客运系统、宁波铁路北站迁建、大榭岛铁路、华峙铁路支线。
机场项目:机场平行滑行道建设项目、机场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庄桥机场迁建。
中心城区
快速路及连接线:重点是甬金高速公路连接线、杭州湾大桥市区连接线、同三高速公路疏港连接线、甬舟大桥连接线等4条连接线和北外环路、南外环路、西外环路(机场路)北延段、东外环路、通途路全线沟通、滨海快速路北仑段等6条快速路。
干路:重点是建设环城北路拓宽、大庆路拓宽、惊驾路、姚隘路等18条干路。
支路:重点是完善大来街、碶)闸街、大步街、苍水街、呼童街、永寿街、体育场路、白杨街、咏归路、苗圃路等支路。
公共交通设施:重点是建设公交优先系统,每年建设1~2条公交专用道,每年更新、增添车辆各200辆;建设面积4000~6000平方米的市中心换乘枢纽及首末站和停车场;同时,调整优化现有公交线路。
轨道交通:争取2010年前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
静态交通设施:重点是新增公共泊位4000只,投放6000支停车咪表,建设交通指挥中心和智能交通诱导系统。
-“十一五”规划名词解释
创新型城市
“十一五”期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性、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把宁波建设成为“水平高、能耗低、环境优、体制活”的创新型城市。
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面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市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以上,争取把宁波建设成为设施配置齐全、环境舒适优雅、管理规范有序、保障功能完善的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一环五射
“一环”为绕城高速公路;“五射”指宁波往西北上海方向建设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岸连接线,西面杭州方向的杭甬高速公路拓宽改建,东面舟山方向建设金塘跨海大桥及宁波连接线,西南面金华方向建设甬金高速公路,南面温州、台州方向建设同三宁波段复线一期。到2010年形成以绕城高速公路为核心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基本框架,实现以宁波市区为中心的“213”高速交通圈。
数字宁波
通过信息技术,将宁波现有的各种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高度普及的信息技术使政府、企业、个人可以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到2007年,宁波将投入百亿元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信息产业、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软件产业、社区信息化等7个方面全方位推进信息化进程。
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
东扩,就是要加快东部新城区建设,构筑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区基本框架。北联,就是要按照建设北部都市区的目标,统一规划布局,搞好余姚、慈溪两地重大规划的衔接,加强联系合作,建立相应的区域协调机制,着力推进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南统筹,就是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南部区域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的统筹建设力度,促使南部区域经济社会与全市协调发展。中提升,就是要加快中心城区整合、改造和提升步伐,推进鄞州、北仑、镇海新城区建设。
宁波都市经济圈
都市经济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和经济组织形态。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在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我市新的发展要求。今后我市在加快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海洋经济强市
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350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海洋经济增加值105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从目前的15%提高到25%,成为临港工业集聚、国际贸易繁荣、海洋旅游兴旺、现代渔业发达、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宜人的滨海城市。
教育强市
到2010年,全民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基本满足各类人员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要求,基本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