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鹤通讯员王云波
中国宁波网讯 12月24日,全国地方金融协会举办的鄞州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模式研讨会在我市举行。专家们对鄞州银行成立以来所取得的经营业绩表示肯定的同时,更是对该行“三农”贷款占该行全部贷款80%的现状赞赏不已。专家们一致认为,鄞州银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具有示范意义。
举措一: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头挑两肩”的格局,即一肩挑着农户,一肩挑着市场,使传统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真正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产业化。
实例:在鄞州区公布的10家2005年度区级优秀农业龙头企业中,有9家是由鄞州银行支持发展起来的。这9家企业共实现利润2995万元,出口创汇1.82亿元,带动种植养殖户63280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25亿元。鄞州西乡是全国最大的蔺草种植基地,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蔺草种植是该乡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蔺草收购是蔺草行业产供销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农民收益的最大难题所在。鄞州银行明确贷款投向,通过抓住龙头企业来稳定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秦池江认为,与当前其他国有大银行纷纷撤出农村的情形相反,鄞州银行选准了龙头企业这个“点”,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带动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同时,较好地控制了经营风险,实现了自身良性发展。鄞州银行的成功经验说明:只要方法得当,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大有作为。
举措二: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颇具特色的农村经济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实例:根据鄞州区的实际情况,鄞州银行把自己定位于中小企业的零售银行,先后推出“十亿民资助民企”等多项服务举措,一批获得了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如今鄞州区已经形成了由中小企业担纲的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汽车配件等十大特色产业。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谢庆健认为,“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模式。鄞州区的“三农”是广义的“三农”,农民的主体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从农民身份转换过来的大小企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务工人员等。因此,银行立足服务“大三农”,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重要。
举措三: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培育和涵养,发挥“造血”功能,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资金保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实例:鄞州银行支持经济落后的村镇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支持村级工业企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使农村城镇化建设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鄞州区姜山镇有6个区级贫困村,这些村年可用资金不足10万元。2002年,区里出台了由镇政府、银行、农户三方面合作建造标准厂房用于出租,帮助贫困村均衡发展的政策,为此,鄞州银行向每个村发放建设贷款82万元,村村建起了标准厂房。如今,仅厂房出租的收入,每个村都有13万元的收入。有了充足的资金,各村都开始为农民谋福利办实事。
专家点评: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杨再平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风貌,要求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些都需要资金。建设资金从哪里来?鄞州银行通过资金的有效投入,培育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这种做法应当成为发展方向。
举措四: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性支持和保护,开发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领域,支持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实例:通过联户担保、支农信用证等方式,大力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解决农户急需的生产资金,支持农户走上规模化种植养殖道路是鄞州银行支持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里蔡村50%以上的农民都以养育虾苗、蟹苗为生。一开始,买饲料、维护海塘缺少资金。得知这一情况后,鄞州银行对该村的农户进行了支持,最多时村里有三四十户与银行有贷款业务。几年下来,如今贷款户数仅剩七八户,当年的贷款户大多已拥有资产四五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
专家点评: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主任汤烫教授认为,一些金融机构总以农民贷款不讲信用,农户没有抵押物,银行管理成本高等理由拒绝向农民放贷。从鄞州银行的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愿不愿意向农民贷款,技术原因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的银行是不是对农民有感情,在具体工作中,是不是能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调整、改造、开发金融产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