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建城1180周年记忆
城市简历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勾践筑城于句余,改称句章(今江北城山渡一带),此为今宁波境内有城之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今宁波境域设有鄞、鄮、句章、余姚四县,为境内最早行政区划记载。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
余姚长朱然筑余姚城,为今宁波辖地最早城治。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
刘牢之为拒孙恩,筑土垒于三江口,是为宁波开发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
原句章、鄞、鄮三县地析置鄞州,是为宁波建州之始。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分越州立明州,设治于小溪(今鄞县鄞江桥)。
唐长庆元年(821年)
经奏朝廷准,刺史韩察迁州治至三江口,筑子城,是为宁波建城之始。
唐乾宁五年(898年)
刺史黄晟发民筑罗城(外城),周长18里。
北宋建炎四年(1130年)
正月十六至二月初三,金兵陷明州城,大掠17天,“焚其城,惟东南角数佛寺与僻巷居民偶有存者”,是为宁波古代历史上的最大浩劫。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为避国号,朝廷以“海定则波宁”之意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是为宁波名称之始。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1月1日,因鸦片战争而被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正式开埠,江北岸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
1927年7月1日
设宁波市。
1931年撤,复入鄞县,基本拆除城墙,城区第一条新式马路江北岸外马路竣工。
1937年7月1日
沪杭甬铁路全线通车,一周后抗日战争爆发。
1949年5月25日
宁波解放,开始全面建设。
1984年5月
宁波被列入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985年7月
撤镇海县,设镇海、北仑两区,宁波城区首次自三江口延伸至沿海。
1986年12月8日
宁波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4月6日
宁波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市区开始大规模改造。
2000年
宁波加快城市化建设,开始建设“三江文化长廊”。
据《宁波市志》整理
海定波宁
前程似锦
1180年前的公元821年,也即大唐王朝的长庆元年。就在那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鄞江之畔的小溪(今鄞江桥),迁至今日的宁波三江口,并主持修筑了宁波的第一座城垣——子城。韩刺史的这一举动,标志着宁波这座海滨城市,那天起在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端诞生了。
《辞海》释“城”字曰:“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唐长庆元年修筑的明州子城很小,长才420丈,四周以水环之,城内为衙署建筑,百姓居于子城外。子城的位置大约是:南为今天的鼓楼,北到原中山公园后园,东到渡母巷,西至呼童街。其城虽小,然于宁波城市历史,则“微言大义”矣!
1180年前,促使韩刺史迁治建城的原因是,地处鄞江畔的小溪过于狭窄,腹地又小,无法再作发展。而迁到三江口后,就一下海阔天空了。77年后,也即唐乾宁五年(898年),明州刺史黄晟主持修筑了“郭”,即外城(也称罗城)。据《宝庆四明志》记载:“罗城周围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计一十八里,奉化江自南来限其东,慈溪江(即余姚江)自西来限其北,西与南皆它山水环之。”看来,从鄞江迁到三江口,宁波的城市正是沿着江水向东转移,在向海洋靠近。今日宁波的城市东扩,也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规律。
从建城起,宁波开始面向海洋,拥抱海洋,注定与海洋文明密不可分。自唐代始,宁波成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外贸港之一,是最早接待日本遣唐使、高丽使的城市之一。曾几何时,宁波城内高丽馆、波斯馆、市舶司林立。曾几何时,唐鉴真从这里出发,郑和下西洋路过这里。曾几何时,宁波作为“五口通商”条约口岸之一,也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最早登陆地之一。
也是从建城起,宁波开始拥有自己肥沃丰饶的城市文明生态。四明学派、浙东学派都以此为大本营,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思想文化巨人:王安石、王应麟、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沙孟海等等,他们无一不是宁波的城市文化人格和偶像。在宁波这座城市里,自宋以来藏书楼林立,家诗户书,衣冠文物,竞美齐鲁,甲于东南。这里也孕育了工商“皆本”的思想,经济活力异常独特又强劲,闻名中外的“宁波帮”就从这里走向世界。
宁波历史上有过许多名称:明州、余姚郡、庆元府、庆元路,直到1381年,才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正式定名为宁波府。向洪武帝朱元璋提议改名的正是宁波人单仲友。海定则波宁,这是宁波人对于海洋文明一种虔诚的企盼和祝福。
成长的城市
公元821年,唐代刺史韩察在三江口筑子城,标志着宁波这座城市开始建立。898年,刺史黄晟主持筑外城,则标志着宁波这座城市正式形成。
从建城至今已过去了1180年,尽管宁波的州治一直不变,但这座城市的道路桥梁、街坊里巷却一直在开拓和发展。可以说,宁波是1180年来一直在成长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城垣在成长。如外城修建后,北宋、南宋多次修筑,其中以宝五年为最巨,辟了十座城门:西望京门,东南鄞江门,东灵桥门、东渡门、来安门,东北渔浦门,北盐仓门、达信门,西北郑堰门、永丰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十城门为六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又修之,城周长为2787丈。清顺治、康熙年间又修拓,并于城外濠筑备城。至清末城周长2527丈,城脚宽22尺,城上宽15尺,高22尺(清工部尺),仍设六门,城上有门楼,外有月城(称瓮城),城外濠河长2144丈,还设南、西水门,引水贮于城内日、月两湖,并贯通城内河道。
这座城市的道路在成长。建城之初,当时东西向的主干道,从东渡门经乾符寺、子城南门(鼓楼)、国宁寺至西门连成一线,即今中山东路、中山西路雏形。另一条与东津浮桥连接,时称车轿大街(即今药行街一段)。再一条是天封塔建塔时形成的大沙泥街和另一条小沙泥街。南北向的干道有鼓楼、镇明岭至南门甬水门,即今镇明路雏形。另一条自开明坊至纺丝巷通到三角地,即开明街雏形。再一条是唐时在筑穿城水道时所建碶闸,以后形成碶闸街。这些只是大致轮廓。此一格局沿袭到北宋。1130年,金兵焚城,明州元气大伤,直至南宋定都临安后才逐步恢复。到明代嘉靖年间,宁波城内又有197条街巷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区域在成长。建城后两年,刺史应彪便修架“灵桥”沟通江东,其后城内与江东、江北来往不断。近现代架设固定桥梁及拆城筑路后,宁波的胸襟豁然开朗,自此冲破“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的格局,而形成以丫型三江为骨干的格局。
城市东扩后,宁波的老城区将逐渐与镇海、北仑相联,那时,宁波将一展吞海吐江的大都市气势。
“海上丝路”驶向远方
宁波港,从古代句章港、明州港至现代宁波港,至今约历2300年,系“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
唐长庆元年州治迁至三江口后,遂形成明州港。其时东渡门至渔浦门外一带为市集所在,沿江停泊船舶,向西沿岸是船舶修造工场,月湖柳汀置水驿站,全系港城特色。
唐、五代时,明州港有三条航线:其一,北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接渤海航路,可达高丽。其二,南达温州、广州,在广州接南洋航线,续航行经马六甲海峡,往南则至爪哇,往西则沿印度半岛西海岸行至波斯湾。其三,东渡东海,至日本。
北宋时,广州、杭州、明州为对外贸易三港,签证“发过南海船舶”,除日本、高丽外,可通航真里富(柬埔寨)、占城(越南)、波斯(伊朗)等。
南宋时,明州成为全国四大港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之一,开始形成商业船帮。
进入元朝后,明州改称庆元路,仍为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西亚诸国贸易往来重要口岸之一,海外贸易、国际航运较宋代繁盛,通航国家、地区140余个,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其中有欧洲威尼斯,非洲利比亚等。
明代由于实行海禁,港口发展缓慢,宁波港为接待日本“贡船”惟一港口。清初,厉行海禁锁边政策,以扼杀沿海抗清力量。
1830年(清道光十年)后,宁波商业船帮进入黄金时期,南号、北号不下六七十家,最盛时海船约400艘,先后修建了庆安会馆、福建会馆等。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清廷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次年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此后百余年,虽稍经复苏,仍趋衰落。
建国后宁波港有所发展,并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现正朝着东方大港的目标迈进。
城市标记
天封塔
在宁波建城之前,天封塔便已立于此,为三江口最早的标志。因于695年至696年(唐武后“天册万岁”和“万岁登封”间)建造,故名“天封”,郡人视为镇郡宝塔。现存塔重修于1989年。
海曙楼
俗称“鼓楼”,原为821年(唐长庆元年)明州刺史韩察所建子城南城门,为宁波建城后最早的建筑。后屡有兴毁,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又重建,因取唐代杜审言“云霞出海曙”句,改名“海曙楼”。现存楼为1855年(清咸丰五年)巡道段光清重建。1930年建暸望台、警钟台于其上,置大时钟一座。
灵桥
唐长庆三年(823年),刺史应彪于奉化江筑东津浮桥(原址约在今江厦桥),连舟16艘,为宁波最早的跨江桥。据传始建桥时,天现彩虹,因名灵现桥,后略称灵桥,两年后南移今址。1936年新建成钢骨拱桥,沿用至今,是宁波城市的标志之一。
天一阁
位于月湖西岸,是亚洲和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原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楼,建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1561—1566),以“天一生水”寓以水克火意,名天一阁。原有藏书7万卷,现有藏书(古籍)30万卷,为浙东文化和学术的象征和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