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基本实现1小时交通圈和村村通目标
【宁波日报2000年12月11日讯】到今年底,我市大交通建设将实现“三个突破”,即公路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基本实现1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这标志着我市“九五”期间以港口为中心的交通集疏运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善。
1996年以来,随着宁波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立体大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交通现状已从“明显缓解”向“基本适应”阶段发展。
以3年交通年为标志,我市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6年12月,杭甬高速公路宁波段建成通车,打通了西北方向连接杭州,通向沪杭、沪宁等省际快速通道,结束了宁波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同时,三年“交通年”按照“四自”建设方针,先后实施了34省道宁波段、通途公路、329国道宁波段、宁镇骆公路、甬余线等11个“四自”公路工程项目,新建、改造一级公路58.69公里,二级公路188.55公里,新建隧道1个,完成了对宁波境内国省道和重要县道的拓宽改造,不仅打通了宁波城区到所辖县(市)区的外围道路,而且使宁波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超饱和状态得到彻底改观,基本实现了全市1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1998年,继三年“交通年”之后,我市交通建设进入了现代化立体大交通建设的新时期。当年,全市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18.3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同年12月16日同三线宁波段北仑通途路至大朱家30.4公里建成通车,实现了由我市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高速公路“零”的突破。1999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达28.5亿元,创宁波交通史上之最。同三线宁波段高速公路建设全线铺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公里达114.7公里。甬金高速公路试验段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宁波高速公路建设开始由“人”型结构向“爪”型发展。目前,以国省道为骨架,高速公路为支撑,城市、港口为中心,辐射四周,干支贯通,城乡连接,四通八达的快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并正向高等级方向发展。
“九五”期间,我市水运事业焕发青春,蓬勃发展。依托北仑港的深水良港优势,远洋运输事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目前从宁波港出发的远洋运输船舶可到达8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港口。为满足市民出行快速、舒适、安全的要求,沿海客运也逐渐向高速化、舒适化发展。目前每天有10余艘高速客轮往返于宁波、上海、普陀等地,形成了杭州湾“金三角”地区的海上“黄金通道”。
“九五”期间宁波铁路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由铁道部、浙江省共同投资12.57亿元进行的萧甬铁路复线改造全面投入建设,到1999年底,萧山至洪塘乡段133.5公里复线开通,萧甬铁路运输能力大为提高,列车速度也从过去的每小时45公里提高到目前的100公里时速。
与此同时,铁路客运实现了优质优价、公交化,并开行假日休闲列车,推出了计算机联网售票和新型空调客车,使旅客出行更加快捷、舒适。
近5年来,栎社机场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改善了机场环境,也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1995年12月1日,总部设在“天涯海角”的海南航空公司,在宁波建立了海南航空公司宁波基地。1997年3月30日,远在西南重庆的长城航空公司将公司成建制迁址落户宁波,从此结束了宁波有机场无航空公司的历史,成为宁波民航发展史上又一新里程碑。此外,国内其余10多家航空公司和香港港龙、澳门航空公司加入宁波航线运营,使宁波民航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现在,栎社机场已开通北京和香港、澳门等27条国内航线和地区航线,总通航里程达4.6万公里,每周出港航班达150余班。(记者陈仲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