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梅花奖”精英精品专场晚会,于6月19日、20日在凤凰影剧院拉开帷幕。京剧、越剧、评剧、豫剧、梆子、吕剧、川剧、粤剧、晋剧、蒲剧、滇剧、婉婉腔、漫瀚剧、眉户剧……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剧院就变成了“活的戏曲博物馆”。
宁波市民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剧种的“梅花”精英。一朵朵“梅花”临风招展,一折折精品各领风骚,让人目不暇接。
牡丹江市京剧团的第十八届“梅花奖”得主李鼎,模仿周总理向晚会致词,他惟妙惟肖的总理形象牵动人心,热烈的掌声使他荣获“碰头彩”。
评剧以有棱有角、字字清晰、明白如话见长。二度“梅花奖”得主崔连润集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等于一身,她唱了一曲《花木兰》,清脆的风格直荡人心襟,谢幕时,震耳的掌声将她“拦住”。
与华北平原“较劲儿”唱腔浑然不同的是粤剧。这个“粤”字和江南“越”剧同音,可韵色大不一样。第八届“梅花奖”得主丁凡的《宝玉成婚》,虽然戏迷们一句也听不懂,只能凭借字幕了解词意,但那好听的音乐,一下子把观众带进了“大观园”仙境。
第十七届“梅花奖”得主侯红琴则一“吼”秦腔,顿时,粗犷高亢、激越酣畅的乐声使“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河北京剧团的梁维玲唱《霸王别姬》如同玉润珠圆,悦耳平滑,那一声声字正腔圆的京腔京调听得台下戏迷如痴如醉。许荷英、燕凌的梆子《金玉良缘》、《龙江颂》,又以矫健潇洒、清脆明亮的演唱使人如沐春风。老将章兰的豫剧《花木兰》声韵铿锵,行腔干净,舞姿优美,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爆发力。崔彩彩的蒲剧《救裴生》功力娴熟,尤其是水袖运用自如。张建琴的婉婉腔、张凤莲的漫瀚剧、许爱英的眉户剧等都是宁波人从未听过的声腔,却悠悠扬扬,自然流畅,感人肺腑。川剧演员何玲功底厚积扎实,一曲苏东坡的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唱来悠扬典雅、酣畅淋漓又富于变化。这些演唱均获得场内观众的热烈掌声。而第十七届“梅花奖”得主武凌云表演的神奇帽子功,更让观众喝彩不止。
众多“梅花”争奇斗艳,观众的手心都拍红了,但情绪依然高涨,临到越剧来时,更是如此。温州越剧团郑曼莉、浙江越剧团舒锦霞荣获第十八届“梅花奖”,她们演唱的《二堂放子》和《杨开慧》,赢得观众如雷的掌声。鉴于宁波越迷的呼声,晚会临时请来第十三届“梅花奖”得主、著名范派小生吴凤花助兴演出。吴凤花20日下午5时临时从绍兴拎着化妆箱匆匆赶来,一曲《人去楼空空寂寂》刚张口台下掌声便此起彼伏。吴凤花唱腔喷口遒劲,演唱持重,激昂舒展,犹如千丈崖瀑布飞流直下,跌落平石,激起跳跃的层层珠波,使一群戏迷迫不及待地捧上大把大把鲜花。
20日那台晚会的压轴戏,来的是京剧名家刘长瑜。六十开外的艺术家虽经历了人生风雨,脸上却没有留下丝毫斑痕风霜。一曲《红灯记》选段,依然“宝刀不老”,炉火纯青,运用自如。她那刚柔相济、亮丽清新的演唱不禁让人回忆起当年。台下许多观众和着节拍鼓掌,许多戏迷还受邀上台同唱这支经久不衰的曲子……
音乐、掌声、鲜花……甬城罕见的“梅花”之夜,高潮处处迭起,“只留清香满乾坤”。
|